第603章 妥协(第2/4页)

老太太还是点头。元俨这话再次说到她心坎上。

“当然也有意外,如晚唐,竟让一群奴才操纵着天子。”说道这里,元俨突然转过头去,向江德明怒喝道:“就象这些奴才一样,连现在的皇上都不得不让着七分。”

江德明吓了一跳。他最怕就是石坚,别看老百姓将他看作万家活佛,可是石坚如果毛起来,那真是心狠手辣,当初罗崇勋的死就全是因为石坚的逼宫,后来深州的知州,让他竟然斩杀!可以说开创了大宋立国以来斩杀大臣的首例。他没有把握认为石坚不敢不杀自己。第二个就是元俨,虽然元俨韬光养晦,可是将他激怒了,真用拐仗将自己打得头破血流,自己还是黑天冤枉没处喊。

他连忙道:“王爷,冤枉奴才啊!”

“冤枉!现在本王与太后在商量国家头等大事,你这个狗奴才,在这里听什么!”元俨一声暴喝!

老太太连忙向江德明使眼色,那意思快点出去吧。早不用她挤眼神了,任守忠与江德明跌跌撞撞跑出去。不但他们,连旁边服侍的太监也全部出去。呆在这里自找没有趣,或者想挨一顿暴打?

元俨本意是警告一下这两个狗奴才,现在这两个人朝里朝外,已经有些不象话了。另外还有一个用意,下面避免不了要谈到吕夷简。元俨不希望这两个家伙将消息传递出去。

“但太后,”元俨等到殿里面只剩下他们三人时,才说出来:“现在是什么情况,主上正值壮年,而且英明,宋朝成为中原的正统已经值入人心。朝廷虽然风波不断,还是处在上升阶段,虽然也有矛盾,但百姓衣食无忧,不至于逼到他们需要造反的地步。这也是江南叛乱势大,可很快平灭的原因。这种情况下造反篡位,除了丁谓之与吕坦夫这样的小聪明人这才会认为,真正聪明人才不会做出这种傻事。”

于其这种情况下造反,还不如到海外另辟一块地方,做一个新国王。以石坚的本事与号召力,不要说多,就是在两湾大陆做一个新国王,因为距离远,朝廷就是想征讨都很困难,而且论军事上的本事,有几人是石坚的对手?

“可是皇叔,你刚才分明说枝粗于干,自然代干成干。”刘娥说道。

“太后,这个问题也让我疑惑很久。有一天,我去相国寺进香,偶尔看到一株奇松,才明白过来。现在非是石不移粗于朝廷,而是石不移如同那株奇松一样,枝繁叶茂,外面看起来花团簇簇,只是外表繁荣而。实际上枝还是远细于干,现在朝廷比论文治武功可谓自古少见,论富裕广大也是自古少见。石不移虽然多有功劳,可用的还是我们大宋百姓的钱、人、物与资源。如果他真要造反,就会立即失去所有这一切资源。那么到时候他再有本事,手里空无一物,当真会撒豆成兵否?所以说他的粗于朝廷只是一种假象,而这种枝繁叶茂正好提供给朝廷主干继续粗大的养份。”

老王爷在家里没有事做,也在翻看石坚的格物学,他对其中的物理化学部份不感兴趣,相反对地质、动植物部份相当感兴趣。因此用了一些植物学的道理来剖解。

老太太也在深思。其实元俨的话主得很有道理。现在石坚除了在去年宋朝危难之即,顺手推上一把,将宋朝弄垮,否则真要造反,成功的机率很小很缈茫。但以前老太太一直疑心,加上后来一群大臣,特别她信任的所谓的一些“忠臣”不断地进谗言,因此疑心病越来越重。

元俨乘热打铁道:“再有,我们都是自家人,将门关起来说一句话,当初太祖当真没有称帝之心?”

这句话真要将门关起来说了。为了这件事,宋朝的朝廷一直遮掩,连后来的后人都不明白这段历史的真相。可其中赵匡胤被群臣披上皇袍,自己居然不知,有很多可疑之处,如黄袍不是寻常物,那信军中偶得之。那可是龙袍,就是将石坚现在调动的几十万大军军营翻个遍,也没有那一个人敢藏这玩意儿。不过黄袍还真有不少,都是女式的,赵蓉与赵堇的衣服。再有赵匡胤出兵之日,都下纷传,点检当为天子之时,百姓恐懂藏匿,唯内庭不知。这也是有人故意放出的言论吧。凡是种种,能数出近十处疑团,因此赵匡胤当真不知?

只是大臣不敢说。

老太太看的书也不少,自然清楚这段往事。再次沉默不语。元俨这句话证明一点,那就是篡位的帝王,没有一个没有反意,而是被迫登基的。不存在到时候有官员强披龙袍之事。

“而且柴周与我们赵宋也不好相比,那时战乱不止,朝代更替频繁,人们习以为常。而现在因为朝廷安定,百姓对篡位之人都十分愤恨。因此再想黄袍加身,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