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血战(第2/4页)

他也看到了有一千来宋军进入了山道的另一头,也没有在意,毕竟人数太少了。这也是现在最正确的办法。否则在人数上契丹大军并不占优势。因此,他下令不得与宋军纠缠,大军向山道冲了过去。

随着大军进入象一条巨龙一样,向山道涌去,耶律乌忽这才松了一口气,差一点儿刚才全军就覆没了。只是他还在奇怪,宋军怎么爬上山顶的?

这时乌古迺也进入了山道,向他询问了具体的情况,耶律乌忽也不敢掩瞒,虽然他疏忽大意了,可还是在乌古迺大军赶来时,将山道守住了。

乌古迺一听,眼睛眯了起来,他有一种不好的直觉。立即下令:“你立即派人上山搜查。”

然而此时外面一道高大的烟花腾上了夜空。宋朝军队再次在秦轩与马如龙的带领下,一东一西,从两边切来,切向这个山道口。而这时契丹骑兵才进来不到三分之一。因为它的狭小,不利于宋军的进攻,同时也不利于契丹军队的进入。

乌古迺下令道:“出谷!”

耶律乌忽还在发愣,为什么要出谷,虽然有几百个宋兵摸了进来,可这条山道一直在契丹人手中,石坚除非施法术,才将炸药埋在地上。两边大山的背面都是峭壁,宋兵能爬上来几百个士兵,就已经是奇迹了。现在有这天险不守,怎么反而放弃了。

当然他只敢在心里想一下,这个乌古迺可是心狠手辣,训练士兵时,因为一些士兵懒惰,居然立即处死。契丹大军立即两头夹击,于是在这道口展开一场血战。

其实这种硬战对宋朝不利,更不要说将那种狼吞战术展开,现在完全比拼的是两军的真正实力。虽然这两万宋军是宋军中的精锐部队,可在战斗力上还是要逊上一筹。还好,因为对石坚的迷信,这些宋军并没有怯弱。

而且在马如龙与秦轩的带领下,只是将军队压缩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厚度很深。某些方面也将战斗力不弱抵消一部分。最终,两条直线撞击在一起。

这时候宋军才亮出致命的武器。中间的宋兵在两边的士兵掩护下,从马背上拿出步枪。这一次为了消灭契丹主力,石坚手里几乎所有的步枪都带了过来,这还有河北河东军队偷偷支援的一些枪支与子弹。在外围的士兵拼死掩护下,中间的宋军开始射击,三百多把步枪两边开火,终于将疯拥而上的契丹士兵打退下去。然后更多宋兵进入道口外面这片狭小的地方,有的士兵将牺牲战友的步枪与子弹捡起来。刚才是五百个宋兵带着步枪过来的,可惜有一百多个战友牺牲了。

柘宽了厚度,不但步枪,还有手榴弹,毒气弹,以及一些小型投石机,还有部份炸药,全部送到这中间的隔离带。

唯一遗憾的是让乌古迺冲了出去。

石坚依然骑在马上,看着战场的形势,外围契丹部队还有不少。他再次下令,剩下的宋军冲进契丹大军中。但因为在外面,宋军的配合终于拉开,这一次宋军是用一种“8”字,一个圆圈套着一个圆圈向前滚动,这样保证契丹每一个士兵都要迎接数次宋兵的进攻。但乌古迺也不会束手就擒。

针对石坚的那种战术,他也想出了一种办法,那就是圆形战术。与石坚的“8”字战术同曲异工,只是各个圆之间不相联系,但每个圆圈内士兵必须转动。这样也是等于增加了兵力少数时的劣势,如果有需要,各个部队化成大圆,或者分成小圆。

两支部队就在画圆圈,但这个圆圈很惨烈。不断地有士兵倒下战马。

但乌古迺骑在战马上,一边杀敌,一边指挥军队,同时心中不妙的感觉更强烈。一是进入山道的部份军队,石坚不会无缘无故地拦腰切断。二是石坚要放那个烟花做什么?难道他还有埋伏不成?可这也不可能啊,为了这次战役,乌古迺可是派了探子将易州涿州几乎所有的角角落落翻了一遍,这种情况下,宋军还能潜伏进来,那也是见鬼了。或者说石坚有这本事,他直接下马投降,也别打了。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信心。一旦远处的一万步兵赶来,马上兵力上形成优势,那时候两路大军一夹击,宋军立即就会溃败。

并且这一万大军的指挥还是他的亲信阿不离,听到交战的事,他一定会加快军队行程的。

他在想亲信,石坚也在想亲信。这时候边境处也埋伏了两万宋兵,而且是骑兵,由帝风月与朱笠带领,这也是石坚嘱咐过了。一旦狼山烟花放起,他们立即带着大军越过滹沱河,直奔狼山。

就是乌古迺一万步兵到来,宋军还占着绝对的优势,有可能将这支契丹大军全歼。那么幽云十六州就等于收回了一半。

大军还在继续血战。而且这场血战还要继续进行很长时间,因为乌古迺等到步兵的赶来,需要一段时间,而石坚等到帝朱的大军赶来,需要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