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声东击西(第2/4页)

这个滕宗谅也就是与范仲淹交好的那个滕子京,子京是他的字。这个人很有气节,既然皇上点名问到他了,他大声答道:“国家以火德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前年一干忠臣,被先后排斥于外,皇宫顿起火难。现在朝中奸邪当道,正气皆无,再起大火。因此,臣以为一请太后还政,二请皇上罢小人,用君子。而不是坐等天示警而不顾,再起巨难,重蹈覆辙,亿万百姓遭难矣。”

好家伙,不但直说还政,还说了将吕盛姜等人全部罢免。

话音刚了,吕夷简冷声发问:“滕大人,请问朝中何为君子,何为小人?请你将名姓道来,否则本官就要说你危言耸听!”

这是在威胁滕宗谅了。

滕宗谅说道:“主上让尔等迷惑,天公有眼,必谴之!”

这是石坚写的那份传单的最后一句。现在滕宗谅念出来,也不用多说了,他说的君子小人是什么人了。

他话音刚了,下跪的秘书丞刘越纷纷说道:“请皇上与太后三思。”

你吕夷简官职高,权位重,可咱们人多。对于吕夷简某些倒行逆施的行为,许多直臣都感到反感了,但以前不敢说。现在皇宫火灾,不借这个理由,下次到哪里找机会?

赵祯看了一下脸色铁青的吕夷简,又看了一下满脸期盼的下跪在地上的群臣,叹了一口气说道:“众位爱卿,平身吧,这件事朕心中有数。今天就到此为止,以后再奏。”

现在他也是一个傀儡,就是看到了,有什么办法?

可是这场下跪才开了一个头,听闻此事后,无数的百姓也跑到御街皇宫门口下跪,罢吕夷简,用石坚。有的还举着手里的稀饭,那意思我们现在穷得只能喝粥了。

各地的进谏书再一次向雪花片一样飞入京城。全都是一个台词,倒吕!

特别是一些大臣听到老太太病得人事不知的事,再联想到赵祯在拱宸门上的犹豫,再想到春天时小皇帝连思过书都在老太太与吕夷简的逼迫下写了,登在报纸上。

这艘大船要不保了,快下,下就下吧,为示忠心,顺便在这艘船上踩上几脚。还有的看到老太太到现在都没有醒过来,再次联系众人上万言书,要求还政。还有的主动发动百姓,在宫外跪请。

事情越闹越大,而原先的发起人滕宗谅不好意折腾了。怎么的,全是一帮跳梁小丑用鼻子嗅到要改朝换代了,这是要向新主子邀功请赏,献媚的。他怎么好意思与这些人为伍。

当然另一个人感受最深,什么叫墙倒众人推。那就是吕夷简,他现在正在想对策,束手待毙,也不是他的本色!

京城乱成了一锅粥。

石坚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自从过了中秋节后,他就等着这把火,可到了中旬过完了,这次大火还没有烧起来。这让他愁白了头发,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大火,不然不能出兵,否则吕夷简会把这场灾难赖到他头上。可是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没有听到大火的消息,难道连这个也因为自己的翅膀扇没有了?

当然,这想法只能放在心里面,传出去,会砍头的。

到了二十五,消息传来,他才记起这场大火的准确时间,八月壬戌,可不是二十三。也难怪,他也不知道自己穿越到这时代,能记住这一年八月这场大火,也因为他的记性和博学,还有因为先前一场宫火,两件火事在史书上联在一起,想不让人注意都难。至于究竟到了那一天,他也没有带电脑过来。

但火起了,而且消息还说到现在朝野上下的倒吕之声。这是必然的,老太太本来身体不好,受此惊吓,必须病情加重。而且吕夷简在朝中不管政策执行得好与坏,顺昌逆亡,许多大臣心中也不满,再加上一些忠臣,必然借这次火势发难。当然吕夷简凭借这些小官员们,还是弄不下台的,一定会有更疯狂的对策。那更好,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彻底地将吕夷简打压成丁谓之流,让他满门得不翻身!

石坚着实也让吕夷简气着了。

就是丁谓也没有他这个人阴险。

石坚开始实施计划。其实大军早就开始行动,无数的物资运向首归县,还有战士,战马,武器。

虽然还没有进攻,契丹也如临大敌。别以为石坚闹着玩的,至少他有胆量借这个借口进入涿州杀个七进七出,就象在易州一样,灭掉三四万人,然后从容而退。可现在幽州那有多少兵力。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让乌古迺感到头痛,那就是与石坚一道行动的,还有宋朝河北东路,在边境增加了三万大军,同时在代州到五台山这一带,折惟忠前后增加了十万驻军!这不得不压迫了幽云十六州兵力更加分散。

虽然知道这些人没有朝廷的圣旨,不敢出兵契丹的,而且现在宋朝朝廷是老太后与吕夷简当家作主,他们不可能对石坚提供支援,最多做到不拖你后腿,让你与契丹火拼,这算仁慈的。否则怎么可能连石坚请求一个武器支援,还要勒索一亿多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