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荒唐和约(第2/4页)

两个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算是一个默契的配合吧。但耶律焘蓉提出了,不管他是为了什么原因,可导至契丹损失惨重,一要道歉,二要赔偿。否则咱们还是不依不饶。

没有那么好容易结束的。这次契丹面子丢了海去了。

石坚一听,好啊。道歉就道歉,写了一封信,说道因为我讨要妻子女儿心切,发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因此现在向契丹致以抱歉。也就是这样了,再多,想我跪头陪礼,想也别想,再多的面子,你们契丹承受不起。至于赔偿,石坚也没有婉拒。从怀里掏出一个铜板来,赔了。再多一个也不行。

耶律蒲古一看这个明晃晃的铜板,这算是赔偿?掉在地上也未必有人捡。

但石坚已经送客了并且对他说道:“回吧,老将军,你们郡主很满足了。”

很满足?老头子看着这一个铜板,不要说别的,就是石坚帮瑶慧郡主买的那对手镯也有几百贯钱,这串起来是多少铜板,更不要说耶律焘蓉在易州怀孕后,石坚送来的那些名贵药材。

然而耶律焘蓉确实很满足。于是和议终于搭成,石坚交还易州,并且为双方的不理智行为石坚向契丹道歉,赔偿款项若干。没有公开,也没有办法公开,但经耶律焘蓉一写,契丹还真倍有面子,将耶律蒲古的眼睛看得都瞪出来,原来还能做出这文章。不然怎么着,石坚得了里子,契丹也得了面子,才能塞住契丹内部好战派的嘴巴。至于归义县,条约上没有写,耶律焘蓉打死也不肯签,石坚也没有管,有本事来拿。实际上条约里没有写,以后契丹好有争执,但现在至少说明契丹暂时不想要。还是为了好向契丹朝廷好交待。俘虏无条件全部归还,契丹开放马草供应。百姓的事,大家再一次默契地没有提,不能提,一提契丹脸面丢大了,非得要动干戈,也存在争议。

表面上看这份和约对石坚很不利,其实已经默许了他的行为。石坚也没有争。

还有一份秘密条约,就是石坚同意将妻子耶律焘蓉租借给契丹使用五年时间。但不能公开,有些伤礼法。

签完后,老头子一吹墨迹,很高兴,太有利了。石坚这回没有了耶律焘蓉的借口攻打幽云十六州,可是契丹却能借百姓的事与归义县的事,攻打宋朝。

石坚只是呷了口茶,脸上微笑,同样也高兴。现在这份条约一签订,暂时给了契丹面子,使自己避免了与契丹来场死战,正好借这时间训练军队。这一次交战,虽然看到士兵战斗力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但明显还有不足的地方。如果真正是一支雄狮,在那样的战术安排下,而且还是骑兵数量占了很大优势情况下,居然还有这么大伤亡。

正好要时间来提高战斗力。坐等时机。想进攻契丹,乌古迺一来幽州,看吧,有的是机会。

契丹朝廷也高兴,虽然吃了亏,现在契丹困难,不敢发动大军。有了这条约,也能向百姓交待,使各部族不会轻慢。老太太同样也高兴,一个铜板的赔偿,有些荒唐,可塞住了契丹人的嘴巴。还真怕打起来。现在她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经济有些不对头了。似乎现在老太太又要后悔了,这种情况下不能打大仗。否则去年时,打吧,打得越大越好。

一纸荒唐的和约,皆大欢喜。

到了这时候,这一次战役基本上告一段落。当然这才是一个开始,双方各自安排各自的事情,石坚要练军还有发展真定府的经济。现在整个经济疲软,石坚可不想真定府与周边地区陷入这个怪圈。但振兴经济,得要找出关节所在。现在因为国内内需低靡,民用品不能发展,军用品就是发展了,卖给谁?自己还不够用。只有一条,出口,不看民用品需求严重下降,可一些出口品还是很畅销的。如棉布,丝绸,瓷器,茶叶。茶叶与丝绸不行了,环境不行,就是生产了,质量产量都不好。棉布,这一点石坚未雨绸缪,大量种植棉花,今年因为棉花的种植,棉价已经在高抬,所以农民将有一个好收成。但这要等到八月份。剩下的就是瓷器。

河北著名的瓷器,有磁窑、邢窑、定窑。其中定窑就是现在中山府,也是宋朝的六大瓷窑之首,现在的名声远远超过以后的景德镇。石坚打算以定窑拉动出口,随着商人的脚步越来越远,对瓷器的需求量也在增大。石坚不但扶持定窑,而且扶持磁窑与邢窑,这使真定府的外围经济拉动。至真定府,更好办,现在不打仗了,而且粮食价格下跌,酝酒,高度酒,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喜爱。虽然北方也在酝,一是技术低下,口感很差。二是现在粮食禁运,宋朝粮食价格低,但契丹粮食价格高。这是变向的转换粮食的差价。而且对国策没有影响。然后利用地缘的优势,向契丹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