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走狗?(第2/4页)

但这件事传出去后,不但让百姓传说赵祯与民同苦,痛爱百姓,而且还传出赵祯处事公平,连母后家的人同样犯错也要处置。

到了五台山祈福后,就要返回了。这时候到了十月的下旬,快要临近十一月份,经常出现冰雪的天气,再呆下去,小皇帝单薄的身体,石坚也怕他吃不消。

刘娥在京城里也听到赵祯处置刘家,或者连她都不知道从哪里是冒出来的一个本家,也没有生气。这些人的行为她也听过了,如果不罚戒一下,他们这样下去,就会更加为非作歹。而且现在是赵祯亲手处置,一是震摄,二也不妨碍她的威名。当然如果是王曾或者其他人处分,那就是两回事。这种心理就象某些人自家孩子犯了错误,自己叫他下跪也行,用鞭子抽他也行,但别人,你可千万不要碰一下,那怕说一句,心里就会不乐意。

这时候的京城,也有好消息传来,首先这个李狒玛带到了京城,让刘娥训斥了一顿。但随着赏赐他一处住邸,因为好歹他是一个蕃王,现在要做一个样子让其他蕃王看看。还不能将他杀死了,可赏什么封号,还要等赵祯石坚回来商量。

其次就是南方再次传来捷报,狄夏种三路大军都深入叛区几百里。平叛的战斗很顺利,这一年来因为深受南亚几国的侵略军的毒害,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大军所至之处,竟然有许多地方百姓举酒欢迎。总算是王师来了。

就连一些生洞也表示了反悔,请求朝廷的愿谅。但有一些叛军还是继续顽抗,可这回与前一次叛乱不同,这一年多来叛乱并没有给当地人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带来了地狱一般的灾难。因此百姓主动自发地组织起来,配合官兵进山剿匪。这样一来,逼得那些叛乱的洞人战士向西或者向南逃跑,据前方的探子反应,有部份叛匪陆续逃进了大理。而大理的反应,恰如石坚所料,对这些人无动于衷,或者他们本来就希望邕州(南宁)到泸州所有蛮人一起反对宋朝,这样宋朝无兼他顾,大理才会安全。

这段历史与天龙八部里是不一样的。虽然大理没有象交趾那样进攻杀害宋朝百姓,可对宋朝表面上工作做得极好,可也是抱着一种担心和仇视的心理。因此侬智高失败后,大理主动收留,其实这未必不是一种牵制。但碍于祖训,杨文广不敢擅自进攻大理,于是侬智高在大理终养天年,居然太平无事。

当时石坚制计策略时,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大理不收留这些叛乱的军队,他如何让朝廷的军队将马路修到彩云之南。也许受到前世的思想影响,他宁愿天竺不去占领,也不会放过大理独立其外。实行上长久的独立后,想收就更困难。

因此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也就好安排了,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就是。首先就是第一批抓俘的交趾百姓,押往广南西路。为了防止他们逃路,分成男女,每一百人用铁链拴在一起,跑吧,一跑,就是一百人,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统一行动。而且用他们做鱼铒,进一步对埋伏在丛林里的交趾战士击杀。实际上除了少数战士,大多数向南或者向西,溃散到了占城和真腊去了。现在占城与真腊的国王看到宋朝这回来真格的,吓得派使者向宋朝请降。不过使者还在路上。

还要准备大量粮食,以及修路的水泥,炸药。物资源源不动地运往叛区。还有对当地老百姓提供的援助,这些人还得要安抚。其实都明白,归根到底还是这些地方大多是山区,百姓生活艰苦,加上朝廷的不重视,才造成屡屡叛乱。或者这几条大马路或者改变这些地方的变化。

马路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这些地方耕种技术的低下,因此石坚在临离开京城时,就特地关照,必须要派出大批有经验的农民去对他们指导,为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想要彻底地改变这些地方落后的面貌,石坚也无能为力。毕竟地形在哪里。

还有一个方法,大量拍卖当地的矿藏,让矿业带领着当地的经济繁荣。可后来石坚想想作罢,一是各个民族混杂,矿藏的归属将会产生纠纷,还有经常的动乱,让商人还不敢到这些地方投资,还有就是马路修好了,也不易运出,增加运输成本。就是拍卖了,也是价格低廉,还有可能做了坏事。除非铁路的产生,以及步枪的大量生产,这样在强大的武力震摄以及朝廷的苦心经营下,地方安宁,运输成本减低,那么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方的面貌。现在别无他法。或者鼓励当地百姓多读书,加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也是一条治标的方法。但还不是治本。

其实这几处并不是一无是处,独特的环境,造就是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一些独特的物产,以及矿产和风土人情。石坚不是不知道,可现在依他的能力却没有办法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