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铁券(第2/4页)

不过赵蓉与石坚也没有感伤,也不是多长时间的分别,只是出去避上几天,况且这么多年来,石坚经常外出,也不知分别了多少次。可是耶律焘蓉不同,她痴痴地站在船头,眼泪水直掉。让石坚晕头转向,难道她现在对自己这么倚恋?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如果耶律焘蓉正常,都好猜测她的心理,可现在她失了忆,天知道她记起那一段过去,忘记那一段过去,又会对她的性格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石坚还要赶回中书,事情还很多。现在河东路的契丹大军全撤了,河北路各地的契丹大军也开始在宋朝使者的监视下,有序的撤退。因此各地的难民要安置。河北还要好一点,特别是耶律焘蓉的到来,没有多少老百姓受到杀戳之灾,许多百姓逃也没有办法逃,于是安心生产,破坏的地方还不算太严重。可是河东路的契丹占领地方,几乎全部造到破坏。

黄河一带的州县不知涌进了多少难民。因此得要安置。而且因为现在都到了春末,许多生产也耽搁下去了。也只好抢种一些晚粮。所以朝廷必须要抚恤许多百姓。更况且从契丹送回来的百姓更要安置,他们几乎一无所有了。这也是赵祯与刘娥看到石坚挣了这一笔钱,乐得忘乎所以的原因。

还有一点,那还是石坚的功劳。他在大洋岛就开始叮嘱韩亿要大量种植粮食。现在因为有了大洋岛这个大后方,粮食也不用太发愁。只要让百姓吃得饱,他们同样也会对朝廷感恩戴德。不过那都是海客种植的,如果没有钱,他们拿出来就不会那么爽快,石坚还欠了他们的债务。现在有了钱,卖给谁都是卖,而且还有五个等级这把剑在上方竖着。不敢哄抬粮价。但得有钱。

现在有了钱,刘娥也下旨,让大洋岛的粮食源源不断往宋朝各地调运。而且也把各大粮仓主动开放,穿得好不好,得要暖和。吃得好不好,得要温饱。

别看朝廷现在钱多,也在哗哗地用。而且因为大量的破坏,今年的税收也比往年少了一大截。可刘娥硬是舍得。这一点石坚也是很佩服,老太太自己舍不得穿,在宫里穿着麻衣,吃的窝窝头,可钱大把大把地往老百姓身上撒。这一点老太太就是要得。

因此石坚还将老太太吃的窝窝头,也不真是窝窝头,不过也是粗面做的馒头,这也很了不起了。他拿出来给官员看,同时自己也捐出家里的余款。还别说,他没有过问,可他家的产业因为没有造到破坏,还真赚了不少钱。但这位散财童子,也存不住钱,都往朝廷身上花了。

老太太也高兴,那个人不喜欢拍马屁。石坚这到处替自己宣扬功德,而且有什么好事,也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推,老太太也有数。现在这个小石头蛮懂事的,于是双方皆大欢喜,更是一团和气。连那些想在后面搞鬼的官员一看到这样子,也不敢搞鬼了。

事实石坚这做法很明智,只要达到目标就行,何必搞得大家都不开心。

石坚回到中书,所有官员都在忙。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多了。如果不是大洋岛这个后盾撑着,现在宋朝这场入侵,就是一场天大的灾难。没有个十年八年,也恢复不起来了。就是这样,也要个三四年,否则不行。

石坚在这些官员中还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陈执中,这个人与陈尧佐,尧咨,尧叟不是兄弟,但也算一个官宦子弟吧。与司马光一样。现在做了户部副使,算是一个有才干的人。田况也向石坚推荐过。不过石坚还在观察当中,也许史书中记载这个人很好,可为什么现在右正言,孙甫说他不学亡术,不可用?再说吧。

除了安抚难民,还有各地的军情,以及牺牲的烈士大臣,都要处理。这次事情很大,连驻守在桂州的冯拯的儿子冯伸己带着大军抗击生洞与侵略者时,不屈战死。因此朝廷得要有一个封号。可不能每一个牺牲的臣子都能获得,在中间要有取舍。还有一些官员表现不好,或者很好,怎么处理。现在宰相位置悬空已久,正等着石坚处理。于是这个忙活。

连中饭也在中书吃的。

忙完了一些重要的事,当然也别想忙完,事情压得太多。石坚找到范雍,将自己意思说了一下。他不能说,你呆在中书,不合格,太伤老头子自尊心了。于是他说朝廷想把吕夷简与张耆调回来,因此江南得要懂军事的人前去。所以石坚想把范仲淹调去指挥。但西北不能不防。因此想请他到宁夏路主持大局。至于陕西路,还是让山遇惟永来处理。而龟兹路得让张士逊去。这是有原因的。张士逊不懂军事,别看龟兹路更远,可它背后有喀拉汗与吐蕃两个友好的属国支撑,反而更安全些。倒是宁夏路与契丹边境线长,倒要小心一点。好歹老范还有过延州保卫战的经验,所以老范守卫宁夏路算是合格吧。至于陕西路更重要,必须要有一员智勇双全臣镇守。所以山遇惟永是不二人选。而且山遇惟永呆在陕西,朝廷也放心些。否则调到宁夏路,经营几年,又要坏事。毕竟是党项人,现在朝廷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