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第一枪(第2/3页)

其他一些过路人,看到这情形,也说对他们放松一下政策吧。

可这粮仓是朝廷的储备粮仓,特别是在这时候,这些士兵更为着视。于是他们不耐烦地把这个妇女推开,连她手上的婴儿都掉在地上,摔痛了,哇哇地哭。于是将路人全部惹火了,信州山区人多,山区人性子耿直,可也粗野。于是许多人看到这种样子,本来就对官府不满,一下子与那几个士兵冲突起来。

这些士兵手上虽然有武器,可对方的人越来越多,终于被暴怒的百姓将他们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向仲简报信去了。本来也只是一场冲突,可其中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妇女可怜,又看到粮仓没有人看守了,于是不知是好心还是其他用心,冲进了粮仓,杠了一袋大米,送到这个妇女手上。

但这个头一带,好了,现在人人危机,许多人冲了进去,纷纷抢粮食回家。

正在这时候,仲简听到那几个士兵报案,带着衙役与厢兵赶来,一看到这个场景,这不是在造反吗?于是带着衙役与厢兵开始镇压。其实这时候仲简要是换成石坚,或者范仲淹,只要将人群赶走,然后对那些家中真正缺粮的百姓救济一下,再等待朝廷如何化解这场危机,那么也没有这么大的事了。

可仲简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这些人是乱民造反,而且人数多,不但下令镇压,而且下令杀无赦!

这一下好了,几百个如狼似虎的厢兵,当然也只是对手无寸铁百姓如狼似虎,对契丹党项人那是如狗似猫,闯进了哄抢粮食的百姓中间。只是一会儿,许多百姓被他们击毙。而且仲简还将其余跪下求饶的百姓抓起来,直接绞死,挂在城头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信州的百姓就乱了套了。这时在某些用心人的串通下,在十月初,也就是石坚船只刚到玉瓶湾的时候,几千愤怒的百姓,在黎明时分占领了信州的西城门,然后闯进信州。

如果是一群乌合之众,倒也罢了,这场风波随着他们夺下粮食,在随后的朝廷军队下镇压也就平息了。但这次不同,这支叛军中有许多莫明出现的人。他们带领着这些叛民,闯进信州后,没有进攻官衙,也没有夺下粮仓,而是带着他们闯入了军械库,拿出了许多武器。

这时候仲简也带着官兵赶来了,可是这些叛民手上拿着武器,这些官兵又是一些只能欺压小老百姓的厢兵,一看到这么多乱民手上都有武器,他们心里上就害怕起来。这未战先怯怎么打。两军交接,官军大败。仲简一看不妙,带领着家属于手下仓惶而逃。知州都逃了,况且其他人。

叛民只是一天功夫,就占领了信州。而且推选了青尖山上的勇士唐汝闳为首领,这个唐汝闳也是在那天抢粮事件中,父亲遭到无辜杀害的,所以这一次带着青尖山一百多个脾气暴燥的小伙子加入了这支叛民中的。其实唐汝闳本人连一个字都不认识,可有人帮助他。

在一些谋士的出谋划策下,他立即组成军队,发放兵器,还将粮仓打开,向贫困百姓发放粮食。同时这些年,因为信州离长江不远,也有海客,还有一些富裕的商人,在这些谋士的策动下,这些百姓将这些大户人家攻破,然后再次将他们财产分配。

可怜这些有钱人,越有钱还想越有钱,不顾百姓的死活,一手屯集打压,将这次风波推到最高潮,可是最后连家人都全部死在这次暴乱中,财产更是瓜分一空。而他们不知道的,其中几家幕后指挥者,早将财产转移走了,只剩下他们这些蒙在谷里的人。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良心比较好的,他们还在向百姓主动救济。可这时候百姓都红了眼,管你是好的坏的,只要是有钱的,一率不放过。

在这些行动下,越来越多的信州百姓加入了叛军,短短数天,叛军的数量就达到了好几万人。信州乃是宋朝腹地,本来驻军就不多,而且大多是厢兵,虽然后面也有许多军队赶到信州,可他们也不敢与叛军交锋。

赵仁宗听到这个消息,慷然叹道:“仲简误朕!”

为什么说这话,因为大宋律就有规定,说饿民抢粮者,可赦。但仲简却用这种粗暴的手段对待百姓,如何不乱。这时候连太常博士陈希亮都上书,仲简可斩。

这个陈希亮如果说起来,石坚最要感谢他。就是他不畏豪贵,在知长沙县时将石坚耿耿于怀的海印法师处斩的。当时薛奎论其有功,刘娥心里不高兴归不高兴,迁殿中丞。但后来又找了一个理由将他下放,知鄠县。但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陈希亮到任后首处不法老吏曹腆,后来巫说绯衣三老人行火。再次禁之,毁淫祠堂数百,勒令巫师为农。再次因功迁太常博士,举县百姓送之出境。因此,刘娥虽然对他很不感冒,可也知道他就是石坚嘴里说的诤臣,只好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