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两美竞邀(第3/4页)

当然她这只是一种说法,而不是真的对石坚一见钟情,只是她岁数渐大,也想找一个可靠人家托负终身。而她看上的,人家未必看上自己,就是看上自己她也清楚,只是拿自己当一件玩物,上了手后,立即会丢弃。就是不丢弃,也是一个小妾身份,她也不会乐意。她手上积攒了许多积蓄,也想找一个好人家,结束这种生涯。

石坚可没有想到他这一次前来,却引导了两个仙子之争。现在他在马车上想着心思。怎样才能将消息传到梅道嘉手上,而不被人注意,别看这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知道现在天知道,这个邪教在那个角落里,盯着他与王府上下。这事儿得托曾擂去办,而且就是曾擂结交广泛,也要小心。

苏洵也坐在马车上,他正郁闷。这位赵先生看得起自己,可将自己拉上了马车后,却只是低着头想心思,简直没有将自己当作一回事。当然,凭现在石坚的身份,还真没有把他当一回事,主要还是看在他还有三年多后才出生的那个儿子身上。

回到了王府,石坚却看到了一件事,曾家的几个儿子正揪着王林的衣服不放。曾家老大甚至举起拳头要揍王林,王家的下人还不敢拉,这可是王林的舅爷。

石坚一看就明白了,现在王林听他的话,故意在偷蕊舫留恋,都在和老鸨谈论帮偷蕊赎出来的事。这事儿传到曾家几位少爷耳朵里一定生气,怎么说王林有今天,全是他曾家在帮忙,就是现在发达了,可也是老曾一手硬扶起来的,否则王林到哪里筹集到这一笔巨款作本钱,还有曾家也出了多少人力和资源。而且老曾这次还一点股份没有拿。

当然外表是这样看的,实际上这是石坚出的主意。他让王林装作看上偷蕊的样子。这样给天理教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王林开始移情别恋了,也开始变得男人有钱就学坏了,将他们手上的筹码减轻,硬挺天理教。这事儿也与老曾商议过。

看到石坚回来,王家的下人开始在一旁偷乐,这俩人好,一个跑到偷蕊舫,一个跑到妙书舫。只是梦姑与灵姑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这时候石坚就回来了,说明石大人没有发生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她们与笑盈盈地迎上来。

但石坚也不好帮助王林劝架,难不成他告诉这几个少爷,你们是误会了,这其中另有隐情。还好,听到风声,老曾也赶过来,他劈头盖脸地说:“你们在闹什么,王林哪点做错了,他对你们姐姐坏了?只是喝个花酒,你们那一个不喝?给我全部回去。”

他几个儿子不敢吭声了,可他们心里在想,不是喝花酒,他都要迎娶那个粉头了。但老子训斥,他们那个敢作声。况且说喝花酒,他们次数不知道超过王林的十倍还是百倍。

石坚装作与曾擂打招呼的样子,在耳边轻声说道:“曾大官人,明天来一下王府。”

曾擂会意。

石坚这才将苏洵带到书房,将下人打发出去。然后说道:“明允学弟。本官刚才看你落棋刚烈,烈然有风,要和你说几句。”

确实,苏洵棋风是走烈路。他为人也是如此,在朝中做官刚直不阿,连写文章都是语言锋利,古朴简劲。特别是那篇《六国论》通过论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最后说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当然六国之亡原因很多,苏洵这篇文章论述六国亡是假,而是直指宋朝重金贿赂西夏与契丹。与其这样,不如用这钱来多养一些精兵良将。

石坚对这种观点也不赞同。有人说真宗是四大昏君之一,因为他封禅,可那花多少钱,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有可能还会刺激宋朝经济。象宋徽宗那才叫花钱。对于这些贡币宋朝有影响,但对于宋朝庞大的经济影响不大,主要是宋朝纠枉过正,这种重文轻武的体制,使得兵无精兵,将无良将。就是再投入再多的金钱也不起作用。况且宋朝的军费还少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灵魂,经济是所有一切的基础,而军事则是安全和不被人欺负的唯一保障。将军事的地位完全削弱还成么?为什么石坚前世美国一个劲地喊中国要减少军事力量。那是因为只有军事弱了才好欺负,才敢支持台湾的一些人闹台独,中国不敢收复。如果中国有俄罗斯那种强大的军事力量,还会看人家脸色?人家有高人。只要军事跟不上,都有可能欠了你一屁股债,最后来一个你是轴心国,什么也没有了。

因些石坚在朝廷提出不能给他们地位,那是对头的,毕竟经历过唐朝的藩镇割据,和五代之乱,全是武人掌权造成的。但至少给名吧,也就是让他们获得一份尊重,同时石坚自己也厚赏士兵。用钱和名来弥被将士。将这种过枉矫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