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信(第2/3页)

石坚叫红鸢拿来饭给他吃。刘娥生气了,中饭没有吃,这些大臣也跟着倒霉,一个个站在哪里几个时辰,也没有人敢提吃饭。

吃完了饭,石坚叫范护乐将萧小一、苏仕国、梅道嘉全部喊来,他也要布置了!

然后开始写信。

第一封信是写给山遇惟永与种世衡的。现在他们几个人忙得都透不过气。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况且现在西夏整个是一团糟。但有一门好处,破而后立,好随心所欲地洗牌。

同时石坚也在陕西好几年,他们萧规曹随就行,而且留下大笔的钱在哪里,所以只是忙,倒没有遇到困难。马路的修建,还有煤矿的开发,以及早就准备好的粮食种子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运往宁夏路。虽然有许多蕃子,还有商人带去的大量汉人以及奴隶,但没有出现大的混乱。而且收入有了,温饱也不愁了,并且比元昊的时候日子过得好得多,也更有盼头。所以宁夏路也没有大事发生。

当然还是有极个别顽固不化的分子在闹事。可现在也没有美国或者欧洲人利用民族对中国指手画脚,最好中国四分五裂才合他们的心意。几位大人立即采取了强硬的手段扑灭。因此,这几起闹事就象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大海,根本没有妨碍。

但灵州、甘州、凉州等遭到毁坏的城市重建,还有土地的开发,是让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各个官员却忙得吃不消。不过朝廷对陕西与宁夏的变化很满意,一道道诏书下去,言语之中都是夸奖。可石坚知道,那是刘娥在收买人心,将这些大臣与武将的心从自己身边向朝廷靠拢。

石坚也不反对,他要这些大臣大将们的心有什么用,自己也不是想造反。反而这样一来,正合他的心意,因为朝廷将会善等他们。

石坚这封信,是要两位大臣招集三万精通水性的士兵。当然北人与南人相比,北人会水性的很少。但在陕西各路大军中还有江南士兵,以及陕西本来也有渭水黄河,所以还是有部份士兵会水性的。现在陕西三十多万大军中选出三万人不是很困难。石坚还是提醒山遇惟永,蕃人也可以,但一定要是熟蕃,这三万人的用途太重要了,不能让生蕃混进去。

然后派专人教导他们爬树、攀岩、泅渡、耐饿与野外求生、伏击与反伏击、刺杀、格斗、射击还有小团队配合作战。还要选择不同的场景,如在船上、丛林、沙漠、高山与原野以及夜袭。也就是简化版石坚前世的特种兵作战训练,石坚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写在信上。还特别招呼,无论时间有多紧,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把这件事办好。

石坚这是在临时抱佛脚,毕竟时间给他留下不多。但训练与不训练是两码事。

第二封信是写给范仲淹的,信上将朝廷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并且还要他向其他重要官员传达。现在陕西四大巨头,如果排位,种世衡只有排在第四位,因为他毕竟是新进之臣,而折惟忠在排在第三位,虽然是武将,可是世家子弟,山遇惟永虽然名位上和范仲淹平起平做,可是外蕃。而且范仲淹还是文臣,以文统武也是宋朝用臣子的原旨。

石坚在信中写到,如果一旦这件事发作,契丹在西北边境漫长,从河套平原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甚至将龟兹收回来还有阿尔金山。这条边境长达万里。虽然在南河套有五大新砦,在银川平原有贺兰山、新城以及石嘴子山,契丹很难讨到好。可从两大沙漠,可以随时进攻河西走廊。当然大军很难进入,可小规模的骚扰还是不成问题的。宋朝在这里,人口少,战线长,很难防守。因此要特别小心。而且依耶律焘蓉那种吝惜子民的性子,她会第一个采取这样的措施。毕竟事情一发觉逃到沙漠里很难追到。

还有一个民族问题,石坚催范仲淹在抓紧将融合办好,并且不能对蕃子有岐视的心理。让契丹人可以离奸。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蕃子不能归心,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大风波里,他们很可再次反抗,那么河西走廊将内外交困。河西走廊一失,龟兹也等于失守。

还有如果得到龟兹,立即将龟兹继续拍卖,那怕便宜一点也没有关系。毕竟哪里日照充分,有许多地方有牧场,还有许多地方适宜种植棉花,并且比内陆长势更好。这样可以将宋人以最快速度引到龟兹。省得哪里继续是回鹘的天下,不好治理。

石坚写完了又写第三封信,写给折惟忠的,交待了与喀拉汗联合的用意与原因。并且让他们提前改变计划,以及尽快拿下龟兹。还提醒要尊重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这是怕他们与喀拉汗冲突,毕竟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与中原教义不合。还有龟兹也有许多古怪的风俗,这些人你可以打他一巴掌,但不能嘲笑他们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