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刚(第3/3页)

石坚劝道:“鲁大人,现在朝中的风气还算好的,就是太阳还有黑点。你且宽心。”

鲁宗道叹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石大人,病于肌理不医,就会进入肺腑,肺腑不医就会进入膏荒,那时想医就来不及了。曹大人罪不至死,老夫在此还请石大人张扬公道。”

石坚心想,这不是叫我为难吗?曹利用得罪内侍是小,主要是得罪了刘娥。如果硬要替曹利用讨公道,刘娥肯定会对自己起一个疙瘩。

鲁宗道昏花的一双老眼,也看到了石坚的心思,他说道:“石大人,我知道你很为难,但公是公,私是私,朝中只有你才能将这公道讨回来。”

石坚想到这几年鲁宗道一直与曹利用作对,可是曹利用临死前都没有想到,他的两个对头都在替他说好话。

而且他这个公是公,私是私,更是发人聩醒。

终于石坚点了点头。

看到石坚点头,鲁宗道这才将一桩心事了结。现在朝廷总的来说,发展良好,就有大事发生,有这青年,还怕什么。于是微笑闭而去。

石坚叹息良久,这位大臣直到临死,没有向家人交待一句,还惦念着朝中的事务。他在鲁家上下一片哭泣声中,恭恭敬敬地向鲁宗道的遗体鞠了三个躬,离开了鲁府。

听到鲁宗道病逝,刘娥亲自临奠,赠兵部尚书。鲁宗道刚正疾恶,遇事敢言,不为小谨。开始,太常议谥号为刚简,复改为隶简。但刘娥听到鲁家的人说鲁宗道临逝前,只找过石坚谈心。于是将石坚也请来。

石坚再次赶到鲁府,看到刘娥眼中也含着泪水。毕竟鲁宗道的品性在朝中无人可言,而且他为了朝廷也尽心尽力。所以刘娥让他做石坚的媒人,迎娶赵堇与赵蓉。

并且朝中几乎所有重臣都赶来了,刘娥都来了,他们能不来吗?

刘娥轻声向石坚问道:“鲁大人临终前和你说了什么?”

石坚将鲁宗道临终前的话再次说了一遍。说完后,他向刘娥跪下,说道:“曹大人性格悍梗少通,但在朝廷还是忠荩有守。现在一个堂堂一品大臣,居然让两个小太监活活逼死。如果太后不处理这两个人,臣终生不为朝廷发一言。”

这一句话说出后,所有大臣脸上都开始变色。要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刘娥的宠信侍臣,特别是罗勋信,更是刘娥的贴身太监。现在石坚这个要求也过份了。

然而一干直臣心里十分高兴。要知道石坚这个要求可不是为他的朋友。因为曹利用参预了迫害冠准的事,石坚一直与曹利用关系不好。但现在石坚要求还曹利用一个公道,这不正是鲁宗道临终前所说的公是公,私是私吗?

石坚现在是朝中直臣精神上的领袖。可石坚为了自保,大婚后一直闭门不出,更不管朝中的事务,让许多直臣大为失望。

现在通过石坚这短短的一句话,他们又感到了那个坚强不屈的少年回来了。

PS:不算字,回答读者的几个疑问。

一是王安石的故乡,说明一下,分为出生地与祖籍,王安石是在他父亲任上出生的,可他的籍贯也可以随着他父亲落在抚州。司马光也是,因此存在争议,但两者都可取。二是狼武士老大关心的苏氏父子,苏东坡没有办法了,书结束时,他才十岁出头。但老苏后面会出现,到了第六卷,许多名臣全部出来。三是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诗词引用不当。有些善意的,有些的恶意攻击的。解释一下,我没有认为我引用得不当。对于我的古文知识,虽然不是专业,但我看古文时,很少看译文的,有我写的古文作证。虽然不好,至少中学能毕业吧。除了一些特殊场合,一定要应景,如小石离开和州时写那首辛词,还有规劝冠准少喝酒的词。大多数词要应景?谁告诉你们的?一首好词经过反复的推敲,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改了多少回。最后才拿出让人欣赏的。你以为苏东坡对着月亮,不经过修改就写出明月几时有?瞎扯?为什么应制诗词很少出精品,就是因为现场作出,没有时间构思更改。或者苏东坡那首词没有写出来,月亮为了让苏东坡应景,在天上挂上一个十天八天?有人说王勃的那篇文章,可是你有没有知道王勃去腾王阁的路上没有构思心中存了底稿?关于错误,那就是崇文殿本名是长春殿,我写的时候也没有发觉。至于杨文广与种谔让我写大了十几岁,还有折老太君晚死了几年,那是我喜欢,故意那样的,勿疑。四就是奸臣,有人说丁王夏只是朝争的产物,错。王安石与司马光才是朝争的产物。王钦若差点将国家都卖了,丁夏为了私欲,从来不顾国家和他人利益,欺上压下,谋害忠良,这种人只能称为奸臣,与朝争没有关系。我已经在书评区里看到说张巡许远没人性,幸好还没有说他们是牲畜,幸好现在没有人说岳飞是坏人,秦桧是好人。别出心裁可以,但不能抹杀良心。当然历史本身也存在争议,如司马池宋史上说这时到了京城,所以司马光砸缸才名满京洛,但续资上却说他还在群牧判官夏县,所以只有取其一丢其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