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海印国师(第2/3页)

别看石坚这一次大胜回来风光。可是他的处境却很困难。不用说,朝廷会让他做很高的官职,就是他现在做平章事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现在他声望如此,再做了宰相,将会使他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但如果他拒官不做,或者只想做一个小官或者闲官,又说让百姓对朝廷议论纷纷,说刘娥小心眼,又开始怕功高震主了。

石坚微微一笑,他又想起那个青年说的话,退到大洋岛吗?现在还不行。不过他也早有了打算。他说道:“没有关系,朝堂少言,其窘自破。”

他意思我上了朝堂,也不争也不说,就是有些大臣想对自己中伤,看到自己这样,也不会议招惹他。不然都成了这样,还要对石坚打压,丁谓那下场可是在哪里。真能斗过石坚吗,也得拿拿小腿,看粗不粗。

在他之前,曹彬也是这样做的,只是石坚比曹彬名声还要大,同时他还是一个文臣,无法以武将的名义回避政务。

“这样也是不妥吧,”元俨对石坚这条做法赞成归赞成,这是一条明哲保身的最佳策略。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浪费了石坚一身惊艳赅世的才华?

石坚又是微微一笑,说:“岳父,你也听到现在我的一些传说吧。”

元俨点头,那些传说简直已经不象话了,成了鬼怪神魔之谈。虽然这是夸奖石坚,但却是间接害了石坚。

“其实,许多人也看出了这些传言,明是在捧我,实际上在害我。就连天理教也乘机造势,将我置于朝廷高度之上,以此来捧杀我。”

提起天理教,元俨有些不自然。一个邪教的教主潜伏自己身边好几年,自己居然毫无所察,这是他一生最惭愧的地方。但他也感谢石坚,那时候石坚动手得早,否则酿成重大后果,连自己一家人都逃脱不了制裁。

石坚说道:“我曾说过,世界上有昼就有夜,有阴就有阳,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这一次天理教使命地帮我鼓吹,何尝一点好处也没有?”

“怎么讲?”元俨不解地问。

“实际上都是为了朝廷出力,在朝堂上我即使争,也是为这些事情而争。现在有了这声名,我想要叫百姓做一件事,或者教他们怎样做。我甚至都不需要通过法令去实施,只要自己去做,就有人学习。同样也能把事情做好,也能为大宋出力。就象我在和州一样,只是一介布衣,还不是把杂粮推广开来。”

元俨释然,他莞尔一笑,说:“润物细无声。”

这是石坚经常提出的口号,来比喻改革事物要循序渐进,让它在不知不觉中推广,这样对国家就不会伤筋动骨,还能让百姓自己主动去实践其可行性以及优劣。

说完后,他又叹道:“可惜太后变了。”

他在可惜石坚,如果宋真宗在的时候,凭借宋真宗对石坚的超级信任,而且石坚也不是寇准那样不知分寸的人,那样石坚就能自由地发挥,那么对宋朝将会更加有利。可惜刘娥现在与以前的刘娥已经不一样了,处处疑神疑鬼。

当然这是他兄弟情深,一厢之言。刘娥一个女流之辈,皇帝也不是她亲生的,她居于此位,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如果真比起政绩,刘娥还在宋真宗之上。

他复又低声说道:“我怕这样下去,对大宋不利。”

这也是对石坚才敢说,也只有石坚才能明白他的本心,旁人他可不会这样说的。

石坚会意,他这回又是指另外一件事。这些年刘娥要为刘家立七庙,连出行也要排在赵祯前面,如果不是鲁宗道、薛奎还有王曾一班大臣强行阻止,现在龙袍也披在身上了。

如果刘娥真的会称帝的话,首先就象武则天那样,拼命打击赵家,元俨首当其冲,赵祯都可能会受害。毕竟赵祯不是他的亲子。并且还会使宋朝天下大乱。

石坚笑笑,他知道历史上刘娥已经穿上了龙袍,可也没有动赵家江山的一根汗毛。

他说道:“无妨。比起武则天来,太后仁慈得多,从对待子女可以看出。”

到现在刘娥对赵祯与赵堇还是痛爱有加的。但武则天为了自己上位,都是亲生的儿子女儿杀了好几个。两个人的性情从此就可以管窥一二。

“一个人的心理也与他的历程有关。太后走到今天这地步,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所以对名份看得重了一点。”

石坚没有细说,元俨也明白。刘娥与宋真宗的结合,因为她是二婚,而且家庭也不显赫,还卖过一段时间艺,说得不好听,就是做过一段时间街头艺妓。所以宋太宗反对他们结合在一起,将她赶出好几次。后来宋真宗登基,再次因为这段历史,上位时遭到寇准李迪等大臣的反对。到了最后,才好不容易借赵祯母亲产下赵祯的势登上皇后,还偷偷摸摸地。自古以来,立皇后有许多礼仪要办的,可她只在皇宫里摆了一桌宴了事。后来真宗死了,她开始掌权,再次遭到暗杀,竟然都有人下春药。因此她对名份的追求十分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