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仓惶南顾(下)(第2/4页)

虽然怀远城和高平还是属于宋朝的,但天都山却是西夏的疆域,离怀远城已经很远。前几天西夏士兵兵出天都山时,宋朝出动近十万大军,都不敢向天都山进攻。就是现在有一支西夏部队乘着宋朝泾州将十万大军调向延州城,在泾原游荡,可天知道天都山大营里有多少西夏的守军。

然而叫他们掉眼镜(当然现在没有眼镜)的是,这个种世衡只沉思了一会,就答应下来。

这时候听到种世衡答应下来,那个前来带信的士兵才说道:“石大人说过,只要种大人敢答应下来。泾州军务就暂时属于种大人指挥。”

“额!”曹玮他们更是惊讶万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久以沙场的老将,而种世衡现在做过什么,他只做过一个一任知县。

石坚简直是在玩疯了。

种世衡也没有反应过来。带领五千士兵奇袭天都山,他是敢这么做。这几天下来,他也似乎明白了元昊的作战目标,元昊明袭泾州,其实暗袭延州。现在天都山的士兵乘着泾州再次将大军调往延州城,乘着泾州空虚的时候,天都山的西夏大军都跨过了怀远城,深入到了泾州城下。

幸好宋朝提前布置了坚壁清野,否则还不知道有多少宋朝老百姓要遭秧。也就是说现在天都山西夏的大营等于是空的所以只要计划得当,袭击天都山大寨还是可行的。但统筹整个泾州宋军,种世衡可没有这么大胆量。

他小心地说道:“石大人,可有什么计策交待下来?”

如果有计策,他就答应,那个老范夫子,都因为石坚远在和州布置了几个计策,将延州守住,自己再怎么差,也比那个老范要好些吧。但如果石坚没有计策,赶忙还是拒绝吧。

那个士兵又说:“没有。石大人说过了,要是种大人答应了,就让泾州大军交给种大人。如果没有答应,那就算了,让这五万西夏兵离开宋境。其他就什么也没有说。”

嗯?这句话可大有文章在里面。几个人将地图拿出来,看了半天,还有曹玮最先明白过。他说道:“我明白了他的意思。”

“什么意思?”种世衡连忙问道,这可不是关系到他一个人的性命,而是关系到几万将士的性命。

曹玮指着地图说:“元昊这次采取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实际上他想要攻打延州,我们现在都知道了。那么剩下来这部份军队留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我们泾州不敢出动太多援兵到延州。不然元昊一口吃不下去。但本官没有猜错的话,石大人肯定在延州设了一个大大的圈套,在等元昊往里面钻。如果可能,将会在狼烟燃起的时候,也就是元昊大军覆没的时候。如果这支西夏部队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向回逃窜。但我们将天都山西夏的大寨拿下,就会断掉他们的归路,有可能再次将这几万西夏军吃下。”

“但你们看,天都山离我们宋境还有段距离,可以说深入夏境了,想要吃下它,不容易。最主要的是现在因为我们坚壁清野,这带几乎成了西夏人的跑马场,城外有许多西夏人的探子。这里无论是我,还是折将军、杨将军、朱将军,只要一动,西夏人就知道,马上就会撤回保住大寨。那么我们就无法奸灭西夏人。”

众人都点头。只要这几万西夏大军撤回,就无法攻下天都山的大营,也就无法断掉西夏人的退路,想要全奸这支西夏人还是很困难的,并且这是在原野上作战,成功率有可能等于零。

“所以石大人将希望寄托在种大人身上。如果种大人能想出攻下天都山大寨的计划,说明石大人没有看错人。”

说到这里,曹玮等人全部奇怪地看着种世衡,这个人可是从来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石坚怎能知道他有本事?

当然石坚知道他有本事,在历史上他后来的作为,都超过了曹玮本人,折惟忠就更不用说了。连元昊都死在他软刀子之下。

“但是每一个人打仗的方法不同,特别是袭击天都山大寨,这是这件计划的关健,所以石坚要我们将军权交给种大人,配合种大人行动。当然,如果种大人,连袭击天都山大寨的把握都没有了,就什么也别谈。”

听到这里。连资质最差的朱历也听明白了,每个人打仗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刚猛,有的阴柔,比如石坚打仗就是精于计算。计算到某一天某一刻的地步。现在种世衡进攻大寨,如果不是他指挥,双方配合就有误差,弄得不好,反而会影响全局。

折惟忠在种世衡身上一拍,说道:“老种啊,这一仗打完了,你也可以名扬天下了。”

种世衡确实平常爱看军事方面的书,可真的将这副重担交给他,他却是背负刺芒。没有办法,只好拿来地图,一边看一边想。到了下午,才与曹折四人商议完毕。于是曹玮等人离开三川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