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弹笑间(第2/4页)

说着又大笑。

可是张元,总有一种感觉,似乎他就象石坚写的《三国》里曹操兵败赤壁时,被刘备大军追杀,每次都大笑,可笑完后,立即就中伏。

这让张元心中起了阴影,可现在他在没有看出石坚计谋之前,嘴张了张,终于忍住,没有说出让元昊扫兴的话。

第二天一早,元昊立即召集大军,他要带领着他们赶往保安,抢在石坚前面将那十万援兵奸灭。这样他才可以扳回现在的局面。

一会儿,狄青站在城墙上看到了西夏大军集合。他还以为元昊想要举军进攻,他在城头上,向剩下的这几千残兵吼道:“兄弟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杀了那么多西夏兵了,就是想投降,西夏人也不会放过我们。”

这些全身带伤的士兵这才回了一丝生机。狄青这话说得有理,他们现在已经到了绝路上了。要么守住金明寨,不然不可能有活路的,就是现在想要冲出去,面对着这么多西夏大军,他们能突围出去么?

狄青又说道:“反正我们现在杀的西夏兵远远超过我们已经牺牲的士兵,就象赌钱一样,我们早赚了。现在每杀一个,都是在赚。就是死了,这条性命丢得也值得的。”

狄青这话说得不夸张,现在加上在金明寨外与野利一战,双方的死亡比例已经接近一比二了。

这话终于将士兵的最后一丝士气激发出来。他们全举起兵器,在城墙上大喊:“杀!杀!杀!”

元昊骑在马上,听了这数声杀字,他一哆嗦。这群疯子,老子不惹你们行么。

不但是他,几乎所有西夏士兵都感到汗颜,这群宋兵还是人么?只有一万人,面对三倍多西夏士兵强攻下,浴血奋战了七天,还有这么高士气。如果宋兵全象这样,不要说是西夏,就是辽国人也不是他们对手。

可是就在狄青准备学习杨业最后一战,全军壮烈牺牲时,也要将敌人重创。可看到西夏人将队伍调转了一个方向,然后撤走了。

这让狄青生起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他不认为元昊真的走了。这七天可以看出元昊很想拿下金明寨,现在援兵又来了,应当一鼓作气,攻下金明寨才对,怎么反其道,撤走了?

过了好半天,直到西夏大军看不到一个人影,狄青才吩咐打开城门,派了几个士兵,骑着马到外面打探。

等到探马回来禀报,这才确信。而且还听到保安军大捷的消息。这剩下的几千残兵,才开始欢呼起来。这一仗打得很不容易。

不过狄青没有感到荣幸,同样的两战。自己付出了多少士兵的性命,还要靠石坚在保安军大捷,才能保住金明寨。而石坚在保安军胜得多少轻松。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是石坚利用了格物学造出那个水管,可是内里石坚早算到他只要守住七天,元昊就会退兵。现在狄青也弄懂了原因。可事后诸葛亮算什么本事,人家在十几天前,就将一切推算得清清楚楚,这才叫本事!

这一仗让狄青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更加学习兵书,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宋军在灵州城下,保住了最后一粒种子,与石坚共同谱写了一曲千里走单骑的悲壮故事。这段历史被称为宋军的长征,留在史册。

但同样这一战,狄青提前了十几年,正式进入朝廷的视野,得到赵祯与刘娥的重视。

然而就在元昊将大军带领着赶往保安军时,他听到了一个最坏的消息。宋军的援兵果然在葫芦川(今葫芦河)南岸扎下大营休息。而石坚带着一万士兵骑着战马顺着大周川(周河主干)而下,去和他们汇合。

他不得不在保安军扎下大营,休息一晚,休养士兵的体力,明天追击石坚。双方打了多次的交道,元昊对宋军也知根知底。宋朝还是以步兵为主。他不相信保安军里能凑出一万骑兵。就是有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战马供他们练习。

石坚到了延州后,利用西夏紧缺的物资,走私西夏的战马,元昊也听说了。他立即对那些部族进行了惩罚。因此宋朝虽然得到了一些战马,但也不过几千匹。这对于庞大的宋朝士兵,想增加骑兵的数量,根本是于事无补。

换句话说,宋朝目前为止,并没有多少有精湛骑术的骑兵,这中间还调了一部分留守金明寨、延州,还有大部分调到泾州。同样,石坚带领着这一万士兵,虽然骑着战马,可战马大多是大败卫慕金邀获来的,这一万人可能一半是生手,他们能骑在战马上不摔下来就不错了。这样一来,他们的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只要明天追上石坚将他围住,就会将葫芦川十万大军召来。这回失去了城池高大的城墙,宋兵只有挨宰的份。

然而这次他将大营扎在保安军外面,本想是震摄保安军里面的宋军,可一会儿他就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