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红雪(下)(第2/3页)

其实就是在这时,因为土门年降雨很少,西北部分戈壁的风沙已经开始吹进来。这里生活的百姓很是坚苦。这两年因为石坚带来了大量的旱粮,才使这里人民生活开始好转。可眨眼之间就遭到了无妄之灾。

时间离石坚等大军眨眼过去了三天,这时延州城又出现了一支军队,这是一支后勤军队。不过为了防止金明寨苏奴儿的军队袭击,伴着这支后勤军队还有三千护粮军。这支后勤军一出延州城就被西夏的探子盯上,他们立即回禀了苏奴儿。

金明寨与怀宁寨、黑水寨为延州三大要寨。其中金明寨最为牢固,然而地理位置却是怀宁寨最重要。如果西夏占据怀宁寨,不仅可以控制淮宁河川中部,威逼川东之绥德军和川西之绥平寨,还可以南下攻打清涧,进而直逼延州。如果宋军据寨防守,可以与绥德、绥平寨连成一线,相互呼应,有效防止西夏南进,还可以伺机攻取大理河川,进而威逼横山。在历史上宋朝因为兵败,才意识到怀宁寨的重要,重修金明寨。种谔才因此逼降嵬名山,夺下绥州城。这时候石坚手下的小将折继世又从怀宁寨出发,安置党项降户一万多户,西夏派兵争夺,于大理河川被折继世大败。这才使西夏意识到怀宁寨的重要性,国相梁乙理带三万大军袭击怀宁寨,又被燕达与贾翊大败。然而这时大家都没有意识到怀宁寨的重要性,这才使元昊跃马平川一样攻到了延州城下。

石坚也没有想到此节,不过就是他想到了,他也不会只守不攻,更不会在这里花费许多时间建造一个大寨。因此金明寨就显得重要了。元昊临走也意识到金明寨将处于立于孤军作战壮态,他给金明寨留下了许多粮食。这些粮食足以让苏奴儿这一万大军维持一年的时间,可是寨内严重缺乏菜疏和新鲜的肉类。

这时,这一支宋朝的后勤部队经过,让苏奴儿垂涎三尺。就好比申义彬曾经向曹玮这些将军解释苏奴儿一定会出兵争夺理由时说的一句话:“就象一个妓女站在一个被关在牢房里已经一年多的男人面前,而且还是脱光了衣服。那意思是只要出一点力气就可以上到,你们说苏奴儿会不会上?除非他不是一个男人。”

事实苏奴儿是元昊手下重要大将,打仗勇猛,同样反过来说他胆子也大。

当苏奴儿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果然心动,然而他也不是莽撞地却带着大军事争抢,而是小心翼翼地派了更多的探子却查探延州城士兵的动静。当然还有土门驻守的五千士兵,但这也没有放在他心上。他主要还是担心延州城里留守的三万大军。如果让他们缠上了,不但宋朝这物资抢不到,还有可能连金明寨都丢失了。探子回来的探报,说延州城守军并没有什么移动的迹象。

于是苏奴儿派手下大将嵬名理带着骑兵去争抢这一队物资。为了防止土门士兵的支援,还让他带了五千士兵前往。这时宋朝这一后勤部队已早过了金明寨的犯围。但是相比于苏奴儿的骑兵,他们的速度显得非常慢。很快就让嵬名理追上。

看到西夏的大军到来,这些宋朝的士兵吓得连这些粮草也不要了,他们丢下押运的车辆向前没命地逃去。

这个情形让嵬名理看到后,在马上得意地大笑。虽然在延州城损失惨重,可是嵬名理和苏奴儿至今还是认为那是宋人用了诡计以及据城而守的结果,在正面战场上宋兵的战斗力根本不如党项人,他们只是一群孱弱的病夫。

同时,在不远处墩儿山的主峰山顶上,石坚正用望远镜将这一幕望得很清楚。这一次的出征并不是石坚身先士卒,鼓舞士兵的勇气。在枪支没有出来之前,两军对垒还要主将的谋略。虽然制定了计策,别人也对他信服,可是他自己还是第一次领兵打仗,并不是有十足的信心。他可不想做纸上谈兵的赵括与夸夸其谈的马谡。因此无论众将再怎么阻止,他还是到了最前线。

可这一举动,无心中使这些士兵的士气大为振作。而且石坚不摆架子,与士兵一样同吃同住,更赢得了士兵的好感。要知道这三天他们隐藏在墩儿山,生活相当艰苦。为了不让苏奴儿查看到,不敢生烟火,全部吃得是干粮,渴了就喝雪水。夜晚宿营在野外,更是不敢用帐蓬,只是拿着棉被裹在身上。很多身体差的冻得睡不着,就起来活动身体取暖。但看到石坚带着头,他们也没有怨言了。石坚是什么人,是大宋第一才子,是国家的栋梁,是朝中的重臣,最重要的他还是一个文官。

第一天下来,这一万将士看着他的眼神是佩服。第二天下来,看着他的眼神是打从心里面敬重。第三天下来,则是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