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红雪(中)(第2/4页)

曹玮也是点头,说:“折将军世家居于西北,对双方的战斗力自然很了解。老夫也认为现在士气高昂,也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但与党项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并且兵种不同,步兵对骑兵本来就占着劣势。这也是刘石二人大败的原因。但是如果按照范大人所说,一个一个城寨,堡子地拿下。还不知多少年才能拿下党项。”

同样这话说得也正确,如果按照范仲淹的办法,稳定是稳定,可时间太慢。从延州到兴庆有多少堡子与城寨,不说用百年,最少也得用个十年八年才能打到兴庆。还因为攻城,损失也不小。

朱历说道:“所以下官才想出此计。况且我们还有那个东西。”

他所说的那个东西就是手榴弹。

石坚摇摇头,说:“手榴弹只有在特别的场合才能发挥它的威力。如果正面交锋,也许党项会吃第一次亏,但以后效果不大。一是党项人以骑兵为主,速度快。第二也是因为他们大多是骑兵,所以散得比较开。所以本官一直说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这个道理。”

杨崇勋在一旁听得糊涂起来,他说道:“那么现在进攻快也不好,进攻慢也不好,该如何去做?”

他这一说,所有人都望着石坚,就连夏竦也看着这个少年。虽然他在心里有些嫉妒甚至怨恨石坚,可也得不承认这少年的本事。有他在西北,的确让所有人都吃了颗定心丸。

石坚对于他们的热切的目光早已在意料之中。其实他对于这个游牧民族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事实上在枪支没有出来之前,论战斗力农耕民族永远不如游牧民族。这一点通过金灭辽。蒙灭金可以看出。无论那一个游牧民族开始接受农耕方式带给人民生活安宁这种好处,而最终放弃落后的游牧方式,战斗力也随之变得低下。就是造出大炮也不行,这些游牧民族也不是傻子,他们还站在哪里等着你将笨重的大炮慢慢地拖来向他们发射?除非威力强大,携带轻便宜,发射快的枪支。但现在研制到今天,枪支是造价低廉化和量产化还没有解决。

石坚看了众人一眼,其实早在这次会议之前,他就与申义彬商议好了。但他也要看看这些人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他补充。可结果让他失望。

他说道:“范大人所说的方法稳定。可是第一如曹大人所说,损伤太大,时间慢。万一在这么长时间,出现一次失误,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兵法云后贵神速。当然这种方法用来防守倒不失一个好主意。可我却不是来防守了。”

众人会意地一笑,他们都知道这少年,说出了灭掉李氏一族的话。

石坚又说:“因此朱将军说出奇袭灵州的计划。但本官也有三个疑问。一是兵者,诡道也。奇正相辅,一味正失之于活。一味奇,失之于稳。但奇计可以能取得更大更迅速的胜利,损失也会小。这也是所有著名将军一生战绩都有另人意想不到的做法。但率领的这支奇兵首领必须要有很高的军事天赋。并且我们即将面对的是元昊。本官不认为现在我们在座的几人,有谁比元昊军事天赋高到什么地方?”

虽然在夸奖对方,但众人都是默然。元昊这一年来的表现已经象一颗耀眼的星星冉冉升起。先是击败回鹘,后是大败蕃子,即使在延州遭到那么顽强的阻击,也带着大胜回去。就是曹玮现在年轻二十年,也没有把在与他交手时,能获得胜利。

石坚又说道:“还有现在都知道元昊为了巩固王权,拿了许多部族开刀,造成许多部族不满。现在我们进攻灵州,反而让这些部族认为我们将要将他们全部消灭,反而与元昊抱成团,成就了元昊的统一。这是其二。”

说到这里,他开始手指着地图,说:“这些地方都属于华夏,本官也想将它们收复回来。现在指望这些民族前来支援我朝,那么灭掉元昊后,朝廷只有向他们嘉赏。很有可能造成第二个李家出来。还有本官也不好意思将军队开赴到这些地方,否则就成了曹大人口中的失道者,收复的任务因为不得人心,增加难度。所以本官不想动用这些蕃子。”

石坚所说的正是元昊祖先有功于宋,并且几代无负宋朝。可宋太宗赵匡义试图取消地方藩镇割居局面,这从道义上站不住脚的,于是激化民族矛盾。也造成了李继迁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战争。但李家究竟是不是为民族而谋利,其实也很难说,象元昊他杀起自己族人眼都不眨一下,一点也不象是真正为民族造福的样子。但宋太宗的做法,的确授予李继迁把柄。所以石坚才说不想动用这些蕃子。

众人也理解他这番话,只是被他前面的话与举动震呆了。原来石坚用了华夏二字,就是说除了西夏以外,象吐蕃、西州回纥、黄头回纥、黑汗、辽国都是华夏的领土,难道石坚打算将他们全收归宋朝?而且他手画的范围也远远超过了这些国家,已达到了花刺子模、塞尔柱、古斯、吉慈尼以及辖戛朗与斡朗改等蒙人部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