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结网(上)(第2/3页)

事情很简单,正如他所想像的那样,这个少女在这里卖唱,然后这位齐大少进来就餐,看中了这个少女,叫她进府做妾。石坚听到这里他忍不住又看一下这个少女的相貌,这个少女还跪在地上,眼里望着这几个在为她争执。但眼中深含着恐惧害怕,她到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还要发生什么事。

她跪在哪里,让人感到她很柔弱,就象一片在秋风里摇摇欲坠的黄叶。可是石坚很怀疑,这个少女也许姿色还算可以,但也不是什么国色天香,值得这位大少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兴师动众吗?或者他看中了这个少女的歌喉?天知道这些纨绔子弟是怎么想的。

不过这个事故的背后还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那就是这个少女还有一个哥哥,屡次科考都没有中,现在都快二十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这对兄妹家中又贫寒,还有一个老母亲,这个哥哥除了平时死读书,什么也不会。这个少女被迫来到这里卖唱养家。因此常到这里的食客对她很敬重。

石坚又忍不住看了一下申义彬,如果不是他遇到自己,恐怕也不会发挥出他的才华。除非他象那个张元吴昊一样,投靠西夏。难怪在历史从没有听过有申义彬这样人物名字。

他不由低声说道:“科考啊,也要改革么?”

他声音很小,几乎象蚊虫一样嘟咙一声。连站在他身边的王朝也没有听到。

不过这项工作可以说难度很大,不亚于对宋朝军事制度进行改革一样。科考是国家之本,真要说起来就是这科考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从武则天手上才开始的。以前名义上的科考,却是被士族掌握,很少有寒门进入朝庭视野。如果不是武则天当时一手挺举,科考还不知到那一天才能实行。虽然当时武则天力挺科考是为了让更多寒族进入朝庭,消除士族对她的威胁。可以说后来宋朝的科考更加成熟都不能不与这个妖人无关。当然宋朝的科考宋废除“公荐”,以避免请托。“公荐”是唐代陋习,影响科举的公正程度。宋朝加强了考试的管理:现任官应进士举有锁厅试,验证身份和德行。应举之人,要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及诸不孝、不梯、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试卷有弥封制度,糊名,使考官不知举子姓名;有誊录制度,将试卷重新抄写一过,以免考官认得举子笔迹,上下其手。考官与举子有姻亲、师生关系,有回避制度。宋太宗时,对达官子弟中礼部贡举者要复试。又比唐朝时进步不少。可还是偏于教条的理学经学。为了让更多人才进入朝庭,除了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还有制举(特举)和荫补,象杨文广就是荫补,自己和张齐贤就属于特举一类。可还是有许多人才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最著名的就是张元吴昊,可他们是用汉奸来证明他们的才华的。还有自己身边这个申义彬。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场中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现在场中局势有点乱。那些食客主动躲在四周象躲瘟神一样让着这个大少。而隔着一张桌子就是这个张团练,张团练身后又是那个黑面青年,黑面青年侧面就是那个跪在地下的少女。本来黑面青年还站在少女身前,可被这个张团练为了掩护他一拨拉到了身侧,这样一来,他们三人成了一个三角形。同时他们身侧,是石坚他们这一行。不过他们离齐大少更远,这时候齐大少正生气这两个人不识好歹破坏了他的好事,也没有注意到石坚一行。这些人中间都隔着酒桌,上面还放着热腾腾的菜肴。

这个齐大少看着这两个人,他莫名地生起了一丝恼怒。如果可能,他会叫手下的家奴也将这个不识抬举的张团练殴打一顿。不过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是朝廷命官,即使是不入流的,等于流放的小官,也不能随便的殴打。

这使得他更加愤怒,他甚至看到边上有食客全部在看他笑话。于是他走到这个卖唱的少女身边,抬起一脚向这个少女踢来。

就在他的脚就要踢到少女的身上,那个黑面青年奔到个少女身前,用身体将他的脚挡住。他这一脚夹杂着所有在发泄的怒火,虽然酒色淘空了他的身体,力量也很大,碰在青年的大腿上,发出一声闷响。那是他的脚尖与这青年腿骨交接的声音。

很痛,这是两个人同时第一时间的感觉。黑面青年不由地弯下腰揉着被踢的地方。而这个齐大少被反震力弹出,撞倒了一张桌子,摔在地上。这张桌子倾斜过来,于是他脸上浇了一盆家常豆腐,他的脸口放了几块猪蹄,他的裤裆上还有一个红烧鲤鱼,受了这个震动,那个鲤鱼还在上面跳了几支舞。

看到他这个狼狈相,终于人群忍不住,不顾他家的权势,哄地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