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菩萨(第2/4页)

现在听了王曾的话,她问道:“王爱卿保举的是谁?”

她嘴中喊着王爱卿,可是她对这个王曾与对石坚的态度却是两样的。实际朝野上下都将他与石坚合称为王石。王曾原来也是一个美男子,现在即使是快五十岁了,还是一表人才。而且也是文采过人。就是石坚也是佩服他。能不佩服吗,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许多文章石坚还能背出。同样两人都是以耿直著称。只是因为阻挠了刘娥种种权利,让刘娥对他一直不高兴。但王曾依然我行我素。

王曾从容答道:“微臣保举的这个人就是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为群牧使章希信(章得象)。”

刘娥也听说过这个人,前几年大学士杨亿还以他度量宏廓,有宰相器向真宗推荐过。现在章得象正担任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当然,如果不是王曾提起,刘娥也许都想不起来这个人了。

她点了一下头,说:“也好。”

绿萼又过来道谢。

这时候床上传来一声响动,大家都转过头来。看到是石坚已经醒转过来。其实,从昨天起他晕迷后,可将刘娥吓坏了。现在她真正能指望的可就是这个少年。她连忙命人将石坚抬回去,然后命宫里所有的太医来到石家治疗。这才使京城里的人知道石坚出事了。经过一夜的抢救,他已经好转过来。加上刚才的嘈杂声,才使他从昏迷中惊醒。

石坚看着眼前的景象,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疑惑地问道:“太后,圣上,你们怎么全来了?微臣怎么回到家中了?”

刘娥还没有来得及回话,赵堇已经拉起了他的手,现在看到他醒过来,又是哭又是笑,说:“石侍郎,你还不知道啊,你都昏迷了一天一夜了。”

小道姑的一句话让石坚感到愕然,看来这副身体还没有长好,架不住劳累啊。

赵祯也说道:“石侍郎,你可亲口对朕说过,诸葛武候凡事事必恭亲,把自己累得早死,还没有让蜀国大臣得到煅练的机会。前车可鉴,你可不能将自己身体累垮了。你可是答应父皇,帮助朕打造一个盛世辉煌,前所未有的大宋的。”

石坚心想我也想,可现在满朝大臣有几个不是丁谓的亲信,我又能指望谁?

刘娥这才说上话:“这段时间哀家事情多,没有关心石侍郎,是哀家使你累成这样的。”

石坚从床上坐了起来,施了一礼,正色说道:“微臣深受太后与圣上宠爱,还有先帝对微臣的寄托,只是担心自己的事做不好。这是微臣的本责。”

“但是你也要保重好身体,凡事也不能太劳累了。还有哀家告诉你一条消息,哀家让寇准回京城了。”

石坚听了微微一愣。不是说好让寇准只返回西京的吗?现在刘娥不怕寇准回京后和她捣乱子了?

王曾他们听了更是大喜。现在曹玮和鲁宗道相互召回京城,现在又听到寇准也要被召回京城。他们不由摩掌擦肩,准备大干一场。不过这时他们都感谢地看着这个少年,若不是这少年一味坚持,不要说是寇准,就是鲁宗道也一时半时还继续在下放过程中。这也是他,要是旁人谁敢提寇准,提一个死一个。要让他们遗憾的是李迪和小倔子还在下放过程中。只有丁谓他们脸色大变。

然而刘娥下边一句话却使他们的心沉入了低谷。刘娥说道:“可惜他也病得不轻了。”

石坚这才回味过来,感情寇老西儿要死了。刘娥这才故示大肚。不过相比于历史寇准死了连灵柩都没有路费运回来,现在寇准的命运也不知好到哪里去。他低声说道:“就是这样,微臣还是感谢太后的。”

这也是真正在相帮寇准说话了。但别人说这话,刘娥心中疑神疑鬼,可石坚就不同,她是真心相信他。当然,如果一个臣能为她累成这样,她再不相信也没有办法使她相信。

说到这里她谓然一叹:“就是哀家也感到现在也上了岁数。以前看到先帝处理政事,觉得没有什么,可临到自己却感到如履薄冰,十分困难。就是这一个月来,哀家也觉得很累了。身体骨渐渐有跟不上来的感觉。”

如果是寇准在这儿,肯定要说那么你既然很累,那么大着胆子,将一部分政务交给赵祯去处理,不就得了。但现在却没有一个大臣敢说,连王曾也不能。

石坚说道:“太后也要注意身体,事务可以交给大臣去做,太后与圣上只要总揽全局就是。”

刘娥这才一笑说:“你劝我,你也不是?你也可以将事务交给属下去做。你看哀家这身体能坚持多久,圣上还要你辅佐呢。”

如果这话在石坚第一次进京时或者第二次刚进京时说,这些大臣还会觉得她是对石坚太过优厚,可现在通过石坚的表现,他不但可用完全可以胜任来形容,而且可以用非常可以胜任这个词语为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