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春药(第2/3页)

石坚立即就明白了赵堇已经将事情的前后说了出来。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这牵扯到宫中的私闱和自己女儿的隐秘,为什么刘娥要让薛奎也听到。不过他转念就明白刘娥的用意,她故意将这件事泄露出去,那意思是石坚连公主的身体也看到了,他不娶公主谁娶?这是在给那些大臣打预防针。

石坚无奈,只也请安,只是他经过赵蓉时,被赵蓉狠狠掐了一下,石坚回头,却看到她早就把手缩回去,没有一个人看到她这个动作。石坚向她做了一个我也很无辜的神情。可转念一想:我好象与她也没有什么关系,犯得着向她解释,难道我真还想把她们一箭双雕?

石坚请完了安,刘娥又叫薛奎将案情再一次告诉石坚。原来这个被杀死的道士法名叫无尘,大理寺的衙役们在检查他的丹药时发现了一种极其猛烈的春药,这种春药可以借着竹筒子吹进窗内,只要室内的人闻到这种春药立即性情发作,不顾羞耻,作出许多不堪入目的事。石坚听到这里才明白刘娥为什么将这些玻璃器皿全扔在地下。和武则天不同,刘娥也是二婚,但她性子刚烈,对真宗很好,前年石坚任讲读时,经常进宫给赵祯上课,亲眼看到刘娥为真宗倒茶递水。在史书上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记载她侮乱宫闱的事。明显这个道士带着这些东西是不怀好意的,只要将这些春药吹进刘娥住的地方,然后再派一个长相英俊的道士进宫,可以想像刘娥将会陷入不拨之境。

石坚听了也是全身直冒冷汗,这些人胆子也贼大了。

薛奎继续往下说去,他说不但如此,而且这个道士经查,并不是杀害巧儿的真正杀手,他是被嫁祸的。当然他也没有怀着好意。说到这里,薛奎出示了证据。昨天大理寺的衙役检查线索时,很细心。因为地上有着积雪,只要有人经过,很容易留下脚印,只是因为发现了巧儿的尸体太迟了,已经有不少宫里的人走动,所以脚很混乱,他们把一种上所有的脚印全部用白纸覆印下来,还标明了这个脚印在什么方位。薛奎从中抽出了两线,说:“这一张是根据无尘的脚印柘印下来的,另外一张是在离太后窗前一百步一片梅花丛中发现的。说明了这晚无尘也潜伏在太后寝宫前,想要伺机不轨。”

说到这里,他又抽出两个脚印来说:“但是下官手下衙役们发现杀死巧儿的却是这两个人。”

石坚看着这两张脚印,明显比无尘的脚印大上几码。薛奎又说道:“证据就是通过了那几棵被折断的梅花,说明巧儿是被这两人拖走的,同样在井边也了现了这两种脚印。所以下官断定,除了无尘这一伙人,还有其他人也潜入宫里,意欲不轨。”

然后他又抽出两张纸说:“下官还有一证据说明真凶就是这两人。这两个脚印是在太后寝室前二十步前向棵大栀子花下发现的。如果巧姑娘从杨太妃那里返回公主休息的地方,很容易发现他们。”

二十步,有多远,听到这里,石坚头上都冒冷汗了。

薛奎又说:“并且不仅如此,而且衙役们还在离太后寝室六十步外大松树上也发现了脚印,只是这脚印却在树桠上,说明还有贼子潜伏在松树上。这样说来,那晚共有三伙势力潜入太后寝室前。幸好巧姑娘经过,惊动了这些人,让这些人中断了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元俨也接道:“也是天保我大宋兴盛,没让贼子得逞,只是可怜了这个小宫女。”

听到这里,赵堇抽泣起来。

薛奎又说:“这就是那晚的情况。不过就如八王爷所说,这是天佑我大宋,否则后果真的很严重。不过现在亡羊补牢,未失已晚,韩大人已经派了重兵保护了太后。想来以后不会再有此事发生。不过,石大人案子还是石大人自己来说吧。”

石坚说道:“这个案子也许与那三伙人有关,也许与他们无关,可能是有人早就收买好宫里的人,正好借着这次混乱的机会,对微臣下手罢了。”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夏对他说的话,的确,很可能就是丁谓下的手。但一样,没有证据,他不能挑明。可现在出现了三种势力,反过来说也未必是丁谓下的手。同样,既然有人对刘娥下手,也可能将他也势作目标。

这时刘娥突然插道:“石大人,你如今打算怎样处置公主?”

石坚抓耳挠腮答道:“太后,微臣那时也情非得已,没有办法才冒犯了公主,还请太后恕罪。”

这时候听到说起自己和这少年的事,赵堇也不哭了,她背着身体,可两只耳朵竖起,正集中精神听着。

刘娥说:“哀家也不能怪罪于你。哀家只是问你怎么处置公主?”

石坚只好答道:“微臣现在没有长辈指教,微臣说句不尊的话,现在微臣示太后为主子,也示太后为长辈,但凭太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