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使者(第2/2页)

石坚当然不知道这件事,如果他知道会不会有心思继续研究,都是难可的事。这两位姑娘不但身份尊贵,身后也有着无比庞大的势力。而他自己现在声名已经很大,如果再娶了这两位主,为了不让以后皇帝疑心,他必须只有拒绝到书枢担任重职。

他在研发蒸汽机。其实他对蒸汽机比对内燃机还要陌生,虽然蒸汽原理和工艺更为简单,它还具有恒扭矩、可变速、可逆转、运行可靠、制造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曾在他前世二十世纪初被广泛用于电站、工厂、机车和船舶等各个领域中,特别在军舰上成了当时唯一的原动机。可后来随着人民对功率、效率、重量、体积等要求,才被内燃机淘汰。石坚研发的这种蒸汽机是1800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设计安装在较大车体上的高压蒸汽机的改进版。为了减低对船体的震动,他又选择了立式多胀回流背压式。

简单蒸汽机主要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滑阀配汽机构、调速机构和飞轮等部分组成,汽缸和底座是静止部分。从锅炉来的新蒸汽,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或右侧,推动活塞运动。

蒸汽机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功率和效率的提高,而这又主要取决于蒸汽参数的提高。初期蒸汽机的蒸汽压力仅为0.11~0.13兆帕,19世纪初才达到0.35~0.7兆帕,20世纪20年代曾用到6~10兆帕。在蒸汽温度上,19世纪末还不超过250℃,而到20世纪30年代曾用到450~480℃。

至于效率,瓦特初期连续运转的蒸汽机,按燃料热值计总效率不超过3%;到1840年,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机总效率可达8%;到20世纪,蒸汽机最高效率可达到20%以上。

在转速方面,18世纪末瓦特蒸汽机仅40~50转/分;20世纪初转速达到100~300转/分,个别蒸汽机曾达到2500转/分。在功率方面,最初单机功率仅几马力,20世纪初的一台船用蒸汽机的功率可达25000马力。

蒸汽机因受到润滑油闪点的限制,所用蒸汽的最高温度一般都不超过400℃,机车,船用等移动式蒸汽机还略低一些,多数不高于350℃。考虑到膨胀的可能性和结构的经济性,常用压力在2.5兆帕以下。蒸汽参数受到限制,从而也限制了蒸汽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参数是的摆在那里,可有些参数对石坚来说,简直是可望不可及。凭着他手上的东西造出的气缸压力能在二帕就不错了,二十帕,做梦吧。还有他现在连润滑油也没有,只有用羊脂代替。这也是蒸汽机,要是内燃机两分钟非得爆不可。不过他既然能钻出石油,并炼出柴油、汽油,润滑油也不会成多大问题了。还有油压器也是简陋得要命。

有时候石坚卷起袖子,想:老子干了,反正现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来个石油,再来个石化,然后来个发电,大不了让宋朝提前进入四个现代化算了。再不行,让宋朝来个飞机,飞机一轰,炸弹一丢,什么辽国西夏,还不乖乖投降。

不过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YY,一个炼钢都把他难倒,后面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或者要等到很久以后在自己催动下,宋朝工业基础上去了,才能实现。至于飞机,想也别想,来个滑翔机倒有可能。

这一天,他正在和工人们商量,红鸢又过来禀报,说有一大群辽国使者在他家中,说要见他。领头的正是辽国皇帝的亲侄子耶律宗政。

石坚一听名字那么熟悉,他猛然想起蓉郡主那天说过,这个耶律宗政正是耶律焘蓉的大哥。

他连忙说:“马上我就来。”

PS:摘抄一些典故时,大多时凭着记忆,没有看资料,所以出现一些BUG。大家指出后,我会立即修改的。还有本人虽然看书很多,但广而不精,请大家莫要责怪。大大们,也看出虽然是YY小说,我还是力求严谨的,但水平有限也没有办法。至于YY度,的确很过份。如果看不下去,就不要再看了。下面会更YY,如果石坚站在欧洲君王面前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念上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或者用德语念上一段歌德《浮士德》中一个篇章,我相信你们会更吐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