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 绞杀(第3/4页)

而这时候调过来增援的火枪兵也堪堪赶到了战场,他们在长枪兵的阵线之后列成了几个小型的方阵,然后开始装弹等待迎击敌军。

在立花宗茂的注视之下,这群冲过来的骑兵越来越近,最后直接撞到了迎击的长枪兵阵势前,最前排的马马上被被长枪所扎穿,在血光迸现的时候,马上的骑兵也被重重地甩到了半空当中,不过他们手中的长枪却已经扎入到了对方军势当中,有几个根长枪甚至串入到了几个人的身上,惨叫声不绝于耳。

这些骑兵很快就重重地摔进了长枪兵的阵势当中,有些人直接就被摔死,而剩下一些人也在昏迷当中马上被长枪所扎穿。

没有人关注最初一批死伤者,后续的骑兵继续向前发动冲击,他们都已经领受了大老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要冲破敌军的阵势,给幕府带来胜利和希望。

随着骑兵们不顾一切的冲击,长枪兵们开始往后缩,原本严密的阵线也开始变得松散了不少,而这时候,幕府军后续跟上的步兵也已经冲了上来,他们手中拿着的是长长的薙刀,嚎叫着向这面发动着进攻。

“砰!”

已经装弹完成的火枪兵开始对正面被冲破的几个缺口开火,连续不断的火枪的轰击让敌军短时间内就蒙受了大量的伤亡,也重新稳住了己方军队的阵线。

接着,一群拿着太刀的士兵向对面发动了反攻,然后在前线和已经攻入阵势的敌军开始了混战。这些军队是立花宗茂从柳河藩直接带过来的亲军,也是他一手训练了几十年的亲信部队,他一开始将这支部队放在左翼,就是为了防止敌军对侧翼发动突击。

在战国时代,虽然战场的主力是长枪和铁炮,但是在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当中,刀仍然有作用,而当时于战场流行的是一般二尺到三尺的武士刀,并且用于近距离白兵战使用,然而立花道雪却特立独行,偏爱让自己的部下使用三尺到五尺的长刀,并自身发明了立花家不外传的剑术作战方式“影流”。

长刀在战场上相当不方便,因为在短兵相接的战称常态中,长刀挥斩的不好可能反而被反击丧命,而在敌军遭遇到了炮火攻击或者阵脚大乱的时候,长刀却能够发挥给敌军重大打击的作用。

作为立花道雪的养子,立花宗茂对此也十分熟谙,他看出了经过最初的接兵之后,敌军骑兵已经消耗掉了不少,立足却还未稳,所以想要趁这个时机去和对手绞杀。

而在火枪和太刀的轮番打击之下,敌军阵脚开始慌乱,伤亡也越来越大,而原本作为突击长矛的骑兵,在大量伤亡之后也陷入到了敌军军阵当中,丧失了最开始的冲击力,也让他们被一小股一小股地分割了开来,犹如海潮退潮之后在岸边留下的浪花一样。

“全军突击!”立花宗茂眼见现在时机合适,马上让身边的军阵都向对面压了过去。

一大片人冲到了前线,然后手中的兵器和敌军相接,到处都是兵刃的交鸣和嘶吼,立花宗茂直接骑着马带着自己的亲随来到了最前方,虽然到处都有冷枪冷箭,但是他屹然无惧地四处呼喝,让部下拼命抵抗敌军。

在立花宗茂的亲自督阵之下,冲入到本军阵中的敌军开始支撑不住了,他们渐渐地往后退,而立花宗茂抬起头来,观察着他们军势后的敌军动向。

如果是他的话,现在就会继续派兵冲击已经动摇了的左翼,一定要趁着这个机会和敌军决战,至少利用本军的数量优势来消耗敌军,可是他放眼所及,敌军除了断断续续有一些部队赶过来之外,却没有继续大规模发动冲击,反而有撤退的迹象。

“井伊直孝还是谨慎过头了啊。”他在心里暗叹。

井伊直孝看来是对自己的抵抗能力感到有些吃惊,害怕强行继续派军冲击的话会导致本军动摇,所以在最后关头还是选择了谨慎从事,继续和本军消耗。

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他身为幕府大老,此时又身负整个幕府的希望,肯定不敢太过于冒险,他输不起。

就在这时候,随着立花宗茂的全力反击,幕府军也开始退却,最后整个左翼又重归了沉寂,而这时候,最初接敌的两方士兵绝大多数都已经离开了人间,整个原野上留下了大片的遗尸。

立花宗茂没有时间感叹战场上的生死无常,他拿起了水囊直接灌了一口水,然后又骑着马向本阵赶了过去。

这时候,中央战场上也已经酣战了很久,不过这里并不是主攻方向,所以在侧翼的进攻失利之后,他们也渐渐地往后撤,当目送他们离开视线之后,立花宗茂知道,至少今天他又挡住了敌军的进攻——虽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