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旁观者或许清(第3/4页)

“不,不行的。”一条兼遐温声回答,“朝廷的权威有赖于法皇和天皇的权威,他们的权威受损,朝廷就会受损,而如果他们受损的话,公家又如何自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这种损失尽量减少。”

接着,他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右府大人,等到大汉打过来,我们的密约公诸天下,我就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帮法皇陛下撇清关系,然后辞职,归隐山林,到时候朝廷就要仰仗你了。”

“左府大人?”二条康道大惊,“这又是何苦?”

“我身为藤氏长者,又是皇室成员,如果朝廷真的重新夺回了权位,我继续再领国政的话,不光是与礼不合,而且也容易招惹嫌隙,”一条兼遐镇定地回答,“所以既然必定要去位,那我干脆把罪责也一并带走吧,这样法皇陛下和你就可以轻松得多。”

“可是……可是天下人又不会相信一切只是你一意孤行啊!”二条康道还是难以接受。

“就算能多骗一个也是好的,那你们的压力就少了一分,以后行事也就轻松了一分。”一条兼遐双手并拢,宽袍的袖子也随之垂下,“只要你们能努力奋发,巩固住朝廷的根基,那就不枉我做出这点牺牲了。”

“可是……”二条康道还想说些什么。

“我纵观中国历史,他们一个王朝也不过两三百年而已……和我们千百年传承完全不同。”还没有等他说完,一条兼遐就直接打断了他,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无论王朝初期多么强势,天下布武,到了中期也会很快衰颓,尚武和进取之心会被磨灭,直至最后灭亡都难以恢复。前汉四百年,中间就天下大乱;大唐三百年,中间经过安史之乱也已经彻底衰颓,宋有靖康,明有土木堡,它们都是如此,想来如今的汉朝也还是会如此……如今虽然形势比人强,但是我们毕竟孤悬海外,中原无法触及。只要忍辱负重,以拖待变,过不得多少年,大汉就会内乱,就会衰颓,我们彻底夺回日本的日子就为期不远了。千百年我们都等得了,再等几代人也没什么,更何况到时候我们还有更深厚的根基和财力物力了。”

“左府大人说得很对,这正是我心中所想。”二条康道连忙附和。“虽然更改名称是耻辱,但是只要我们忍辱负重,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而且我觉得应该会很快,大汉如此依仗武力,定然会有物极必反的一天。”

“但愿如此吧。”一条兼遐苦笑,“虽然我等未必能够见到这一天了,但是至少可以期待一下,免得此生还带有愧疚。”

“我是绝对不会愧疚的。”二条康道昂着头回答,“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一些代价,而只要达成了目的,就算付出些许代价又何妨?”

“你倒是意志坚定啊……”一条兼遐有些愕然,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好,这样也好,到时候朝廷也需要你这种人来维持,我这种人……就算被贬居也没什么。”

因为看出了一条兼遐决心已下,所以二条康道也不再劝了,只是沉默着。

一条兼遐重新又转回去,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以及那隐匿在点点微光之后的幽深宫墙。远处寺堂不时传来萧笙之音,那是他们带来的那些人为了掩盖他们的密会而有意弄出来的声音,显示大家都在恣意纵乐。只是现在他听起来却总觉得心里有些发堵。

不知道法皇陛下现在在做什么呢?到时候又会怎么看待我们呢?

罢了,想这么多也毫无意义,还不如和一个醉汉一样摇摇晃晃走下去吧。此生如同浮萍一样,谁不是身不由己呢?

“宫墙月暗泪眼昏,造传荒邱有无明?”他脱口而出。

这句诗原本是《源氏物语》里面桐壶帝吟诵的诗句,抒发的是失去爱人之后的哀痛,然而现在用在这里,似乎也十分贴切。

“翔鹤啼鸣惊破晓,再整宇内待重清。”二条康道愣了片刻之后,自己马上编了一句诗回复了对方。

他接着的这句诗,意思陡然一变,头一句还哀伤衰颓的意境,突然就变成了奋发激昂。

“你还真是……”一条兼遐大笑了起来。“好,好!”

在和朝廷的公卿们商谈了这一回之后,为了避免暴露,周璞再也不同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直接来往,只是通过桥本实清偶尔传一传话,再交流一下两边的信息,平时就呆在桥本家,倒也自得其乐。

因为三井家的商队还有几天要走,所以他还干脆在桥本实清等人的带领下把京都附近的名胜古迹游荡了一圈,包括久负盛名的金阁寺银阁寺,也算是尽了兴。

直到三井家的商队重新启程之后,他才重新踏上了回归九州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