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相宜(第2/4页)

苏曜一时不解,蹙眉看着她,没说出话。

顾燕时紧张地伸手,柔荑攥在他的被子上:“我……我一直盼着你活下去的,这是真的。你不要为那些话生气,你是……你是堂堂天子,与我置什么气呢?我只是图一时口舌之快,我没想让你……”

苏曜顺着她的话想了半晌,才回想起她先前好似说过一句“我此时不盼着他死,就已仁至义尽了”。

是为这个?

他昏沉地打了个哈欠,咂嘴:“我没生气啊。盼我死的人多了,不怕多母妃一个。”

顾燕时惶然:“我没……”

他又道:“对不住。”

顾燕时一滞。

“父皇的事,我委实不料母妃会这样在意。”他说着,兀自嗤笑一声,“这话我先前也说过。母妃依旧生气……”

苏曜顿一顿声:“是我不好。”

语毕,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他没想过她会这样在意身后事,因为他自己就不在意。

眼下他还活着,在意他的人都没有几个,身后事又有什么打紧?

可她真的害怕。

他不大懂,但是他不对。

顾燕时的眼泪随着他的话停住,惶恐不安不觉间也消散大半。

她望着他,茫然不解。

与先帝“合葬”一事,他已与她道过一次歉。虽然听来漫不经心,可她也没想过他会再说一次。

她一时回不过神,他掩在被中的手伸出些许,轻轻地扯了一下她的袖口:“母妃恕罪。”

顾燕时猛地弹起来,连退开数步:“你别……别说这些了。”

她盯着他,因为他过分和软的态度而惊慌失措:“都过去了……不打紧了,日后你我都不必再提……你不计较我那些话,我不计较你的玩笑,我们正可两清。你好好养伤,别再……别再有什么闪失了。”

她尽力说得平稳,娇软的声音却仍带轻颤。

一番话说尽,她又抹了把眼泪,刚溢出来的泪珠沾到羽睫上,晶莹剔透地挂着。

她又道:“我会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别因为我几句话就……就伤了身子。”

她口吻认真,劝得十分诚恳,苏曜的心思却仍盘旋在她前面的话上。

她说,“两清”。

她不生气了,却还是不打算回去了。

或许是近来过得真的很开心,又或许是觉得他不值得。

苏曜深深地吸了口气,垂眸,极低地“嗯”了一声,算应了她的话,心里却觉得空了一块儿。

他忽而发觉,小母妃的心并不似外表柔弱。

她在情急之时有过稀里糊涂地妥协,有过迫不得已地委曲求全。但只消有余地,她就会变得很清醒,继而将楚河汉界画得分明。

所谓外柔内刚。

苏曜薄唇微抿,将那口气长舒出来,勉强撑起三分笑:“朕要再睡一会儿,母妃若没别的事,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果然,她听言立时颔首:“好,那陛下好生安养。”

既客气,又干脆,干脆得近乎绝情。

他并不意外,心里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苏曜无声地目送她出殿,顾燕时察觉他的目光,没敢多看他。

她默不作声地走出宣室殿,外面天已全黑,凉薄的月光照下来,寒涔涔的让人难过。

她从前总觉得月色柔美,不懂古往今来的诗人为何总将明月与离别相思之苦相连,如今突然懂了一些。

月色真的很让人难过。

顾燕时的眼眶又热了一阵,她仰起头,没再让自己哭。

平心而论,这份难过算是她自找的。她看出了他的愧疚与病中的虚弱,若她方才愿意温柔相待,他未必不肯照单全收,继而自会再给她一份在她梦中缠绕不散的柔情蜜意。

如今这样,是她自己不肯。

她贪恋他的好,但那终不值得她赌上性命。母亲对她说过,女儿家总易生出痴心,可这天下的男儿,鲜有几个会珍重这份痴心。

遇到不值得的人的时候,决绝地给自己几日的难过,为的是今后的平顺。

顾燕时望着月色,长长地吸了一口寒凉的空气。

兰月见她出殿,疾步迎上前:“姑娘。”她小心地望着她,声音也放得极轻,“陛下……怎么样了?”

“没什么大碍。”顾燕时抿唇,露出几分笑意,“我们回去吧。”

“……就这么回去?”兰月有些意外,“姑娘不再陪陪陛下了?”

“我陪他像什么话。”顾燕时说着,已提步向前走去,“自我到旧宫开始,我是太妃,他是皇帝,我们不会再有太多交集了。”

兰月听得讶然,她突然觉得,她好像从来都不懂自家姑娘。

就连主君,都未见得多清楚她的心思。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啊。”

寝殿里,林城越窗而入,在墙边抱臂一倚,口吻懒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