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战争的恐惧(第2/3页)

只不过,在这种太空引擎作为炮台使用的时候,反作用力不是用来加速卫星,而是用来把卫星送回行星的地表,因此这种炮台也往往兼顾着运输物资的作用。

在战争中,很难说这两种功能哪一个更大。

如果是激光发射器的话,那功能就跟大多数飞船上列装的激光阵一致。在太空中,激光除了作为一种高能武器之外,还能用于在友军舰船之间传输大量信息,以及指示和预警特定的目标——类似于使用探照灯照亮一个特定的单位。

这种指示目标,如果用生物的肉眼肯定无法发觉,但如果用飞船的自动观瞄系统,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晰。在战斗中,如果一艘舰船被敌军用激光标识出来之后,在数秒钟之内不进行战术机动规避这种锁定的话,舰船遭遇摧毁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我继续在这盯着,”吴清和沈文商量道,“你去网上了解一下舆论吧……这场战斗完了之后我们再一起写个报告,给叶夫根尼那边发过去。”

“可上次我们发过去的消息,到现在还没有回信,”沈文有些担心,“是不是他们觉得我们还不能信任?”

“不管是不是,我们都干我们必须干的事情,”吴清说,“他们有疑虑是正常的,而且他们又能怎么跟我们联系呢?我们可是在游戏服务器当中。”

许言看的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一开始听说看打仗的时候,他还有些激动,不过看来看去,从头到尾看到的也就是飞船内部的那些数据,以及电子地图上那些点。

这跟许言想象的星际战争显然完全对不上号。他都忍不住抱怨了:“这还要打多久?就算智体不睡觉,联邦的那些当兵的也不用睡觉吗?”

“他们都是轮流上战场的……平时都是自动驾驶,只要接敌的时候才需要用到人。”接敌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个小时,如果保持高速规避的话,一艘攻击舰能源的支撑之间甚至只有不到四个小时。就这场战斗进行到现在,从接战到阵亡,联邦这边平均的生存时间是七个小时左右,而智体那边只有三个多小时。

因为智体是远程奔袭过来的,飞船本身携带的能源不够高,这也是智体方面交换比很差的最大原因。

“那整个战役呢?要打多久?”原来许言以为看打仗是看电影,现在才发现似乎是连续剧,而且是十分枯燥的连续剧。

“三天到五天时间吧,接下来会越来越快的。”

越来越快说的并不是智体舰队的行进速度,如果考虑行进速度的话,以智体舰队目前的速度,等到300亿艘战舰完全到达黑星,还需要大约三个多月的时间。

快,主要是指双方在这个战场上的战斗节奏。

目前来说,智体方面派出的部队依然不过是侦查性质的部队,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部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伤敌人,而是为了不断渗透防线,搜集关于黑星更多的战场情报,为之后正式的进攻做准备。这种渗透侦查的工作一旦完成,之后智体方面投入舰队的数量和频率将会迅速提升。

正如吴清预料的那般,7个小时以后,智体方面发动了第一次总攻。

吴清一边看着直播,一边看着网络上的舆论,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总攻发起之前,大部分人的言论都是在吐槽,有的吐槽智体方面损失过大(门外汉只会看战损交换比),有的质疑政府方面的军事策略,为什么不一波A……

只有在一个直播频道的信号完全关闭之后,这种吐槽才会轻下来——因为这意味着作战人员已经牺牲,大家都会自发的进行默哀。

但在默哀之后过去不到半个小时,这种吐槽就会在下一个直播中继续。

但是在总攻发起之后,这种吐槽就完全看不到了。

原因很简单,所有参加战斗的人员平均存活的时间开始大幅下降,从先前七个多小时,直线下降到一个小时左右!

生存时间下降的最之间原因,就是在单位空间内敌人的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也开始缩小——这就意味着敌人锁定和武器到达的时间更快,需要更高的速度和更快的能量消耗速度来进行规避。

原先在电子地图上,那些运动缓慢的黄色小点,现在就想被煮沸一般,疯狂的做着高速的机动,联军部队的损失速度开始急剧加速。

在吴清看的这短短的十分钟里,就有超过两万多人殒命。

这还仅仅是开始,正如吴清所说,以他在游戏中的经验,一次这样的进攻会持续三到五天——这个时间不是说是智体方面的军队动量只有这么大,而是说联军方面,只能支撑三到五天的消耗。超过这个时间,除非动用其他舰队,除非联邦政府打算在这里拼死一战,不然黑星的陷落就已经成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