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有生命力的艺术 (第2/3页)

“不是朝代,”吴小清道,“故事的背景最好不设在地球,要扩大原有的设定。就是救一个外星文明,他们那里要火山爆发。所有的资料我都准备好了,包括火山爆发的动态模拟……都是现成的,以后做特效直接可以用。”

陈明觉得这个转弯有点快:“架空的话,对做严肃是不是不太好带入。”

陈明更担心的其实是作品的风格转换太大的问题。

毕竟第一部他们用上了类似大禹治水的设定——这对国人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背景。虽然影片没有明说,但电影的很多暗示让大家都相信这一点——这比明说更有说服力。

但第二部直接就是外星人的陌生文明的话,戏会很跳——想象一下,魔戒电影的主角是几个长着亚洲面孔的中国人,就能明白陈明这种担心的理由了。

“但这对国际化有利,”吴小清一句话就让陈明振奋了,“而且这种西方封建的背景,其实中国人见的挺多,反倒是我们自己的制度,其实大家反而没有那么清楚……”

“问问你们,明朝清朝,最大的几个官都叫什么名字?唐代宋代呢?电视电影里都简单叫宰相,实际上呢?别说官制了,就算是拍个后宫戏,后宫那些妃嫔制度……就够让人头疼了……”

“但西方封建就很简单——至少大家以为简单——人物关系清晰明了,公爵,国王,王子……肯定都是大官……”

“就拍电影这一点,其实国外的设定肯定比国内的更容易接受。你们看过《夜宴》没,里面人物关系是不是特别清晰明了,国王,王后,王子……这部戏主要人物也就这么几个……”

《夜宴》这种扑街烂片……陈明心头腹诽,但又不好打断正在兴头上的吴小清。

对“艺术性”,“国际化”和“市场化”都乱放一通厥词之后,吴小清总算开始说起了具体的细节。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把经历过的事情,做一些删改,以更适合电影的形式再出现而已。

但主要的情节吴小清觉得很不错——特别是用*的几场战争戏。不光是因为他是亲历者,就电影的角度,这种穿越利用科技碾压的点,其实一直是个大爽点,但国内一直没有相关题材的电影出来——因为涉及历史的严肃性。但是架空——至少架空国外,或者架空魔幻就不需要顾忌这个了……用架空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个。

这一边说,不知不觉一行人就已经到了新公司,并在停车场停了车。但奇怪的是似乎大家都没有下车的意思,都只听吴小清一个人继续说下去。一直到吴小清把完整的故事都叙述完毕之后,大家才注意到都已经在车里窝了小半个钟头了。

几个人走进公司的时候,前台都还不认识几个——前台本身就是刚招进来的。叫来了经理之后,整个公司的四五个人这才开始兴奋起来——拿了两个月的工资,现在终于看到真正发工资的人了。

是几个老板来了!

但吴小清他们没空接受他们的欢迎了,一行人聊的真HIGH,直接去了吴小清的办公室,泡上几杯茶继续聊。

陈明的意思呢,还是想要加入感情戏。

事实证明大部分观众还是庸俗的,不管你是什么剧,拯救人类拯救世界,反正大家就喜欢看到俊男美女闲下来能抽空谈个恋爱。

网上就有大量评论表示,《拯救先祖》这电影什么都好,就是所有的女性“过于写实”,因为都是原始人角色,看起来特别的……倒人胃口。两个男人搭档这种组合,不是不好,总觉得缺少了味道。

所以陈明觉得有必要加一个人,这个穿越者必须是个女的,戏份当然很好设计,男人负责执行,女人负责BB,这样才能有冲突吗。

比如在这个剧本里,陈明觉得一个傻白甜的女主角就可以接受,而且这样的女主可以当半个反派来使用——女主的仁慈非但没有任何效果,还带来了灾难。

拜《三体》所赐,这种圣母梗在科幻领域已经得到了小部分公众审美的认同,这样的趣味性拿来用在他们的电影里,不突兀,而且跟主题还能搭配的很好。

这个理想女主的人选,当然就是跟着他们一路过来的吕晚晴了。

两个主演当场就根据他们聊过的片段,现场即兴表演了几段对话。

效果居然意外地还算不错,至少吴小清觉得还是可以认可。陈明对电影的看法也许是保守了一点,但合理性还是有的。

吴小清对这电影的指望本来也没有那么大,所以现场考虑了一会之后,当场就拍板,算是把吕晚晴定下来了——其实主要是因为档期。对方是有成熟的经纪团队的,要是这今天不能说定的话,到时候在档期上可能会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