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下血本 (第2/3页)

不过,这里的化工业显然很不一样,空气中一点异味都没有,一路走来,也看不到那些巨大的管道和反应釜,连一个冒烟的烟囱都看不见。

走进会议室之后,吴小清主动问:“能给我一台电脑吗?我想看一下设计图。”

电脑很快就拿过来了,吴小清按照搜救队的提示,快速的打开桌面上的一个软件,以及刚才那份邮件中的附件文件。打开之后,他看到软件中出现了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

搜救队指挥吴小清,让这个图片旋转了一下,又放大了某些局部。就在吴小清别扭地操作着眼前这个陌生软件的界面时,他身后传来了一个陌生人的声音:“要先选中,然后按住左键拖动。”

吴小清转过身去,看到了一个瘦瘦的中年人。颜值不怎么样,脸上坑坑洼洼的,还戴着一副眼镜。

“吴总,你好,我是徐长,是这款背包的设计师。”

“哦,你好,请坐吧。”

“不先去看产品吗?”徐长看到吴小清刚才操作的生硬动作,觉得在电脑面前也谈不出什么东西。——听钱经理说眼前这个年轻人还是公司老总——那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共同语言了。徐长不擅长用嘴说服客户,数据和实物演示,才是他的强项。

“不急,”吴小清伸出手去,指着电脑中的设计图道,“你这个模型,做到如果做大了,稳定性方面怎么解决?”

“多大?”

“两吨,怎么样?”

徐长看吴小清的眼神变幻了好几次:“两吨?是用来运货?”

“运人。”

“那效率很不划算。”

吴小清现在看的这款产品,是用于太空中,给宇航员在空间站之外,单独行动时使用的喷气式背包,一般最多也就携带十几公斤的量。如果是出仓有重要任务,最多也就是上百公斤——这个数量已经相当的多了。在这个数量上继续增加,固然可以提高宇航员在舱外的机动距离和范围,但效率也开始大打折扣——大部分的推进动力都浪费在推进剂本身,而不是宇航员身上了。

“只看航程,不看效率,两吨是一个基础。再增加的话,你这个设计模型就要有大改动了……从背包型变成飞毯型。”

“飞毯型?”徐长盯着自己的设计图看了一会,很快就明白了吴小清的意思,“对,对……其实火箭也可以。”

“火箭型稳定性是大问题,目前你们的控制精度很难做。”

话虽然是吴小清一个字一个字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但这些话真正是什么意思,他却是一丁点也不明白。

不过,吴小清能看出来,自己在说完这些话以后,对面的这位设计师看自己的眼神就变得热切起来,然后就在他面前接过电脑,当着他的面开始画起了新的设计草图。

“想法大概是这样,但具体的数据,还要你们再优化。这样的东西,你们差不多要多久能弄出来。”

“如果按这种设计,每一个背包……不,每一个飞毯!这个名字更好!重量会超过四吨……火箭有这么多的富余载荷吗?”

“火箭的载荷不重要,我们这只是为了拍电影,效果是第一位的。”

徐长拍着脑袋:“我都忘了你们是搞电影的了……对,重量不重要,但效果肯定是一流的,在太空中,这玩意绝对算的上是法拉利级别!”

“的确是法拉利……价格恐怕比真正的法拉利还要贵。”

接吴小清过来的钱经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坐在了旁边,听到这话立刻接过了话头:“不会的吴总,我算了一下,这样一个……嗯,无重力飞行器,造价不会超过两百万。”

“哦,这可比原来的要求重了三十多倍。”但价格只贵了不到六七倍。

“价格不是这么算的……主要的成本费用是气道设计和储气灌。这些东西如果是做成背包,反而比做成一辆小汽车要贵。做成汽车……嗯,飞毯这种模型,在材料的要求上也可以放松很多。

吴小清点点头,又说:“那……今天就这样吧,设计图多久能出来,图我会拿去请人做分析,通过之后我们就可以签合同了。”

徐长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一周吧……以前没怎么接触过,有点没底。”

“长了点。”吴小清看着字幕,脸色忽然一整——这说明搜救队很快就就能安排他们执行新的任务了。

“五天!”始终注意吴小清脸色的钱经理立刻拍板:“加加班,应该可以赶出来。”

“就一周吧……不急,”吴小清道,然后他又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卡片,递给对方,“这是我的名片,设计图出来以后,第一时间跟我联系,不管什么时候都行。”

半个小时后,刚刚送吴小清离开厂区的钱经理回到了会议室,看到徐长还在对着电脑上的设计图发呆,用力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