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一个好人(第2/2页)

但是当他将这些情况一一说出来的时候,刘海洋却发现自己真的没有什么理由劝说徐应龙开工生产。刘海洋很清楚,作为一家企业,追求利益才是最根本的,没有人会拿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在经营上做慈善。工人们的生活辛苦,但是因为这个就让一个明知道生产就亏损的企业复工,恐怕只有疯子才会做吧!

刘海洋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他知道徐应龙的为人。自徐应龙接手刀具厂之后,厂子里的工人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很多时候一些开支在刘海洋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徐应龙却毫不犹豫的投入。

再加上这段时间刀具厂也没少和徐应龙名下的其他企业一起做慈善,可以看得出徐应龙是一个很善良的企业家,因此刘海洋才会有这样的期望,尽管这个期望并不是很大。

然而徐应龙的反应却大大出乎徐应龙的预料,甚至于都没等他想好怎么劝说,徐应龙就做出了生产的决定,而原因仅仅只是让工人们吃一口饱饭。

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徐应龙绝对是不合格的。但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话,他绝对是一个好人。而作为一个打工者,所有的人都喜欢在一个好人手下工作,而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同时,刘海洋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情。以前刘海洋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徐应龙虽然是公司的所有人,但是他却很少插手厂子的具体管理,甚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去过几次企业。然而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职工大会上,在发给职工们的领导年度评审表中,所有人对于徐应龙的评价都是非常的满意,好评率达到了100%,而他这个总经理的好评率仅仅只有95%。好多工人甚至会在测评表的背面写下很多感谢的话。

刘海洋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按道理说很多职工的福利都是他颁发的,甚至于是他为职工们争取的,为什么工人们感谢的竟然是他这个甩手掌柜?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因为他才是真正为职工着想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徐应龙并不知道就在这一瞬间刘海洋竟然想了这么多,他也没有刘海洋想的那么大公无私。徐应龙之所以这么做固然是起了恻隐之心,但更重要的是他要施恩于那些工人,让他们感激自己,从而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信徒,为自己提供信仰之力。这在徐应龙看来是非常公平的,你们喜欢我支持我,而我为你们提供工作岗位,提供足额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