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4/4页)

两人通力合作,一个半小时,做了三菜一汤。

张素珍果然没有吹牛,张顺和炒素菜很有一手。哪怕江舒涵这个经过正规训练的人都很佩服他居然能将菜炒得这么好吃,火候恰到好处,咸淡适宜,颜色青翠,看着就下饭。

吃完饭,江舒涵问过杨志军的意见,拍板定下来。

张顺和要回去拿包袱,先走了。

陈婷梅陪着杨志军说话,张素珍拉着江舒涵进屋唠嗑。

江舒涵猜到她要问摆摊的事,“你要是想摆摊,我建议你做点别的。你没那么多功夫做饰品啊,你还得上班呢。”

张素珍也是这样想的,“你觉得我做什么好?”

“袜子已经有人卖了。”江舒涵出主意道,“你要是觉得可行,我觉得可以进点水果卖。你和你男人轮着来。”

张素珍左思右想,决定先试试。

问完这事,两人从屋里出来,只有杨志军一人坐在餐桌上做饰品,陈婷梅只请了半天假,赶着回去上班已经走了。

张素珍好奇凑过去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杨志军手很巧,几分钟就将一个饰品做出来了。

张素珍夸道,“没想到你手这么巧。以后就是靠着这个也不用发愁了。”

杨志军笑了笑。

张素珍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张顺和拎着包袱回来了。

江舒涵带他到主卧,然后指了右边的床,“这是你的。左边这张是志军的。”

张顺和得知睡一间屋,面上一僵,可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便也点了下头。

张顺和来了,江舒涵就将杨志军交给他,然后自己拎着行李袋出门摆摊。

杨志军着急赚钱。毕竟他们住这么好的房子,压力很大。他不能将担子都压在母亲一人身上,没事便待在餐厅做饰品。

张顺和没想到雇主这么省心,他无所事事,便也坐在旁边看杨志军做饰品。

说实话杨志军做的这些饰品真的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不用杨志军教,只看了两眼,就能原样做出来。而且他做得比杨志军还要规整好看。

想当初杨志军跟着陈婷梅学,费了好一番功夫,可张顺和却只瞧了两眼,就能原样做出来,赞他一句心灵手巧都不为过。

杨志军呆了呆,“你以前做过啊?”

张顺和点头,跑到房间,从自己包里翻出一只用珠子编的小狗,一字一句道,“我…以…前…在…孤…儿…院…编…的。”

杨志军将小狗翻来复去看。这小狗编得活灵活现,颜色搭配也挺好。

只是这到底是个摆件,受众群应该不多。想来卖得也不多。

反倒是他这饰品,做起来简单,可是买的人很多。

杨志军不免疑惑,“你有这手艺,其实不应该做护工啊。”

哪怕是进工厂打工也比做护工强啊。像玩具厂就专门招工人组装。张顺和手这么巧,很适合干那个。

张顺和笑笑,他觉得自己这样就挺好。当护工只需要专心照顾一个人就好,不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而他最不擅长的就是跟人打交道。

杨志军见他不想说,便也识趣没再问。

有了张顺和帮忙,杨志军发现今天做出的成品比以前多了一倍。

张顺和甚至还会自创他从未见过的编法。这些都是串珠的手法,编起来有点复杂。但做出来确实好看。

杨志军翻来复去看,也没琢磨出这东西是怎么编的,笑道,“你做得这么精致,还花了这么多时间。起码得卖两块钱一对才成。”

张顺和笑笑。一副随他决定的样子。

杨志军发现张顺和真的很爱笑。笑起来很乖,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他毫不怀疑要是张顺和犯了错误,他只要瞧见这人的笑脸,都发不起脾气。

杨志军忍不住翘起唇角,心里又给自己打气。

杨志军啊,杨志军,人家聋了十八年,哑了十八年,都能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你只是失去两条腿,你还有眼睛看,还有耳朵听,两只手还能动,你有什么理由活不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