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4/7页)

赵爸本身是不愿意的,但他最终还是屈服了。

不然能怎么办?真的要去考举人吗?要知道,刘童生用了一年的时间,已经重新考过了童生试的前两场,只等着下个月参加最后一场考试,通过了他就能从刘童生变成刘秀才。

当然,就算真的顺利过关,秀才和举人也是天壤之别。但人家起码是乐在其中,不像赵爸,越读越苦,越读越绝望,直到现在都一年光景了,他连三百千都没背下来。

哪怕童生试其实并不考三百千的背诵内容,但话不是这么说的,这就好比高考它也不考二十以内加减乘除,但你不能连这个都不会就下场考试吧?

到底是太苦了,也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智商有了明确的认知,赵爸勇敢的放弃了,他决定给自己改个人生目标。比如说,将来当上水泥厂的厂长。

据说,赵奶奶十分嫌弃,但赵闰土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车间主任来当。

只这般,赵爸当即就走马上任,彻底的告别了可怕的科举之路。

但可能是老天爷看不过去,就在赵爸刚脱离苦海之际,省城那边,盛凌云派了心腹嬷嬷过来传话以及送信,大意就是来谈论两家的联姻一事。

赵爸兴奋得差点儿就对着月亮嚎两声,但很快他就再一次陷入了绝望之中。

是两家联姻没错,但跟他不说毫无关系吧,总之也没太大关系。

盛凌云在信中告诉赵奶奶,盛家老太太病重,临终前想看到唯一的孙女成亲,甚至已经不奢望招赘了,只要对方同意第二个儿子姓盛。

赵奶奶同意啊!

当下就命令管家立刻去寻媒人过来,不顾反对亲自带着赵闰土跑了一趟盛家,当着盛老太太的面,让赵闰土发誓一定会对盛锦娘好的,什么要求都答应了,包括第二个儿子一定会姓盛这个事儿。

她甚至还说:“亲家奶奶要是不放心,干脆这样好了,也别第二个儿子了,只要锦娘那丫头生下了儿子,就姓盛!咱们家不在乎这个,第二个儿子姓赵也可以,闺女姓赵也成呢。”

盛老太太感动极了,带着激动的心情,愣是多撑了几日,直到将盛锦娘送上花轿。

这桩亲事肯定是很赶的,主要也是因为想要赶在盛老太太咽气前办妥。这也是考虑到她万一过世了,盛锦娘即便只是个孙女,那也是要守孝一年的。本来一年时间也不算长,但盛家的嫡系太少了,盛凌云身为嫡女,还是一家之主,她无论如何都是要守满三年的。这么一来,就算盛锦娘只需要守孝一年,谁来替她操持亲事?

好在,两家都不差钱,而有钱就能将亲事办得轰轰烈烈的。

又因为赵家跟日禄书院有长远的合作,郭山长还亲自过来贺喜,算是给足了面子,毕竟盛家和赵家都是商户人家,远没有书香门第的郭家体面。

于是,赵桂枝才出了月子,先参加了自家闺女的满月酒,之后就着急忙慌的参加了她哥的喜宴。

喜宴相当得隆重,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是紧急操办的,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喜气洋洋的,只有一个人可能不是那么高兴。

“爹哟。”赵桂枝寻摸了一圈后,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里寻到了她那可怜的老爹。

大侄儿终于娶妻了,身为叔叔那必然是高兴的。尤其赵爸上辈子就特别希望侄儿和女儿都赶紧找对象结婚,结果这俩都不给他面子,愣是一副准备将单身政策贯彻到底的模样。

到了这辈子,亲闺女早早的嫁人了,还在上个月生了娃儿。大侄儿在今个儿也抱得美人归,总算是了却了他家老太太的一个心愿……

可他的个人问题还没解决啊!

赵桂枝看着已经挂上了痛苦面具的赵爸,当下就来了个灵魂拷问:“爹,你说你能在秃头之前,娶到我娘吗?不然嫁过去也行呢,哥娶了盛二胎,你嫁过去赔人家,两清了。”

再一想,赵桂枝瞬间改口:“也不对,这不是两清了,这是欠得更多了。”

“你闭嘴,憋说话!”赵爸气哟,都说闺女是贴心小棉袄,他家这个绝对漏风了!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往好了想啊!盛老太太没多少日子了,等她那啥啥了,咱妈不就是……”

“那是你妈!”赵爸东张西望的,准备找个趁手的东西给她来一下。

“噢,那我妈不就是自由身了?到时候她想嫁谁就嫁谁,想娶谁就娶谁,想娶几个……哎哟!”

趁手的武器没找着,赵爸果断的给了闺女一个脆生生的脑瓜崩儿。

赵桂枝不干了:“我给你出主意呢!这是给你增加危机意识懂不懂?万一咱妈、我我我妈要是再有个别的什么想法呢?你要努力了!算算时间,上辈子你是五十岁就开始秃了吧?距离你秃头已经没几年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