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页)

赵桂枝怜爱的看着他。

如果碰上护短的家长,听说自家孩子挨骂了,搞不好真的会生气。但江家是吗?

一直没吭声的江父听到虎头的话后,忽的抬头出声:“虎头你又干啥了?幼娘你来说。”

虎头看看江父,又瞅瞅幼娘,最终把目光落在了江母脸上:“奶,我是不是要挨两顿打了?”

先不说别的,起码这孩子是真有自知之明。

当然,打孩子是不对的。

“娘,等我把卤味的活儿分摊出去后,打算多做几种糖。大冷天的,糖块好保存,而且体积还小,方便运输,利润还高呢。”赵桂枝忽的开口道。

江母面露疑惑:“你咋突然说起了这个?”

“我这不是……你也别老拿挨打吓唬孩子,我是想着惩罚的方式那么多,干嘛可着一种使呢?接下来我还要做更多的糖,是有用着虎头的地方,可我想想,扁担一样能帮我做事。村学那边有扁担,咱村里还有板凳帮我,对吧?”

赵桂枝冲着江母使了个眼色。

江母立刻领悟了:“行吧,那就别吃糖了,我也不打他了。”

最气人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江奶奶特地招手让虎头坐到她身边去,然后在虎头耳边压低声音说:“你还不如拿十块长条糖让我帮你呢!现在迟了,要二十块我才帮你!”

虎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好、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不过家里人却懒得管他了,尤其是江母,一叠声的问赵桂枝接下来的打算。

“做糖啊,只一种长条糖哪里够了?也是我当初想岔了,想着成本低,咱们可以薄利多销,赶在年节前去集市上卖。这么做当然也成,可年节前这天得多冷呢?咱们又能卖多少呢?”

江母还是没听懂:“长条糖卖不了多少,你再做别的糖就能卖掉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我这不是想着多做几种糖,然后搞个好看点儿的包装。最好是礼盒装,那种什锦糖果礼盒,一个盒子被隔成好几份,各色糖果都放一些。这样拿不出去送礼也体面呢,就跟咱们在镇上看到的糕饼一样。”

赵桂枝也是临时才想到的,主要是这种礼盒装,放在她上辈子确实不算什么稀罕物件,可也没人会送糖果礼盒啊!

月饼礼盒倒是有,也有高档的茶叶礼盒,像情人节前夕还会有巧克力礼盒,但冬瓜糖……

怎么想都感觉冬瓜糖跟礼盒不搭。

但没关系,反正也不是她买也不是她吃。

只是这么一来,一种糖肯定是不成的。好在,她上辈子见过太多太多的糖果了,就算做不到百分百还原味道……

那这年头的人也不知道原先的味道是咋样的啊!

赵桂枝已经盘算好了,冬瓜糖是一种,她还准备跟小老弟订做糖果的模具,玉米糖就很棒,主要是原料便宜。还有猪油糖,那个原材料稍微贵一些,毕竟是要用到猪油的。

可别忘了,先前江奶奶过寿时,周大姑娘送来了两头大肥猪,当天因为过寿肯定不能见血,后来江奶奶也没舍得杀,说是要再喂喂,等更肥了也快到年节时,猪肉价最高的时候,再杀。到时候,自家留一些,剩下的还能卖掉换钱。

两头大肥猪呢,那肥膘肉得有多少?全熬成猪油,怕是得有一大罐子吧?

赵桂枝也没打算占江奶奶的便宜,大不了到时候卖了糖再分她钱,甚至不分钱都成,江奶奶爱吃啥,到时候就给她做啥!

这么算下来,起码有三种糖了。

数目还是不太够,所以赵桂枝准备在外形上面搞点事儿。什么糖球、棒棒糖,都是可以的。如果能弄到一些水果,她还可以试试看水果硬糖。

将大概情况跟江母说了说,江母虽还有疑惑,但最终还是点了头:“只要能挣钱就成。”

眼下之意,就是赵桂枝怎么胡来都成,她只看重结果。

这就可以了!

……

没两日,陈屠夫就送来了一车的佐料,以及成匹的细棉纱布、棉绳和针线。

同时送来的还有不少肉和大骨头、猪下水等。

“对了,这些是你点名要的,给。孩子念书很重要啊!”陈屠夫还背了个箩筐,里头全是初学者用的笔墨纸砚。

彼时,虎头和幼娘早就去村学了,江父江母也不在家,只有找了个避风处晒太阳的江奶奶,和忙着给肚子里的孩子做针线的薛氏。

薛氏一听这话,面上的神情一滞:“孩子念书?”家里就她儿子在念书吧?

赵桂枝乐呵呵的把东西塞给她:“嫂子,我给你寻了个活儿,帮我缝药包。就是我把佐料调配好,放在裁好的细棉纱布上,你把它们缝起来就成了。”

又对陈屠夫道:“原先是没那个条件,卤水都是混着用的。但其实,不同的卤味应该对应不同的卤水。我到时候做好标记,比如说,三角形的细棉纱布包是卤肉用的,方形的是卤豆腐干的。反正我会写好的,你记得对照着看。”